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區情簡介
紅花崗區是貴州省第二大城市——遵義市的中心城區,位于貴州省北部,南距貴陽147公里,北距重慶251公里,全區總面積62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0平方公里。轄8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約54萬人,為遵義市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1935年1月,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在這里召開,遵義因此名揚中外。曾先后榮獲“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酒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十佳綠化城市”、“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殊譽。
紅花崗區資源豐富。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擁有以遵義會議會址為核心的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區”,楊粲墓被譽為“西南地下藝術宮殿”,金鼎山、湘山寺、桃溪寺佛教名勝聞名遐邇,人文景觀內涵豐富深厚;鳳凰山、大板水國家級森林公園林木森森,新蒲“全國農村旅游示范點”風光秀麗,自然風光讓人流連忘返,有黔北綠色明珠之稱;全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全國人居范例城市”。礦產資源開發潛力大,錳、硅、鐵、硫、煤、石灰石等儲量巨大。植物資源豐富,杜仲、天麻等名貴藥材聲名遠播。
紅花崗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川黔電氣化鐵路和210、326國道橫穿全境,貴遵高等級公路和遵崇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黔北交通樞紐。區內火力發電廠和毗鄰的烏江渡發電廠裝機容量總計約100萬千瓦,城市自來水日供應能力達15萬噸。擁有現代機械裝置郵政轉運中心和微波通訊等先進通訊設備,寬帶網絡覆蓋全區,衛星電視等設施齊全。
紅花崗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有較好的工業基礎,轄區有全國最大的海綿鈦金屬鈦生產廠遵義鈦廠、全國最大的鋼繩專業生產廠貴州鋼繩集團、全國八大名酒廠家之一董酒廠等一批全國知名骨干企業和知名集團;遵義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坪橋基地和遵義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入駐企業45家,正成長為我區工業生力軍,冶金、建材、化工、醫藥等工業主導產業發展強勁。商貿業發達,是黔北商貿中心,第三產業在全區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高達60%以上。擁有一定的科技力量,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紅花崗區是貴州省經濟強縣建設五強縣之一。2006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3.08億元,轄區規模工業增加值31.3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6.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5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89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7.2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5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04元。
紅花崗區奮力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黨的十六大以后,全區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即:2012年率先在全市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按前5年和后5年分兩步走。第一步:到2007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按12.5%以上增長,經濟總量達到109億,人均GDP約2108美元,為后五年打好基礎;第二步:到2012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繼續保持12.5%以上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突破192億,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左右,綜合經濟實力躍上一個更高臺階,實現人民生活達到較高水平的小康。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加強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黨的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使我區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