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紅利”強力釋放
時間:2013-6-20 14:48:46 | 信息來源:金黔在線 | 發布者:liu
貴州“紅利”強力釋放
1至5月全省新簽約項目940個 新增投資3425億元
編者按
近兩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我省對外開放力度空前,貴州的資源紅利、生態紅利、勞動力紅利、政策紅利、改革紅利疊加釋放,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招商引資持續升溫,為拉動我省產業投資發揮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今天的招商引資已具有了更深的內涵,拼資源、拼優惠的低層次引進已被擯棄。著名企業家馬云在今年3月我省在北京舉辦的民營企業招商會上曾談到,今天的投資者更看重的是投資軟環境,更看重政府的服務與誠信。
在某種意義上,投資服務已經成為環境建設的第一要素。今天的投資商對投資環境有著更多、更重的考量,各地競相開展的招商引資更多比拼的是環境,更是服務。
看實干
省投資促進局——把全方位服務作為首要職能
省投資促進局立足自身職能,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強化服務理念、健全服務機制、提高服務能力,不斷創新方法,把服務作為首要職能,努力做足做好“投資服務”這篇大文章。
今年以來,我省省級層面的招商引資活動高潮迭起,各地走出去、請進來的招商宣傳與投資洽談活動緊鑼密鼓,這是在省委省政府推動下的對我省發展形勢與投資環境的強勢宣傳與推介。為充分利用好各種招商推介平臺,實現平臺功能與作用的最大化,省投資促進局在客商邀請、形象宣傳、項目推介、信息跟蹤、投資考察等各個環節,致力于強化針對性、提高實效性,推動招商活動更專業、更務實取得成效。通過制作貴州省招商引資宣傳片,從投資者的視角出發,直觀地、集中地展現了投資貴州的機遇、條件與前景,從自身角度出發,展現了我省渴求發展、追求跨越的決心與信心,全新打造我省對外開放的新形象。
為推動我省圍繞“四個一體化”和“五張名片”開展產業招商,把優化投資結構和實現“趕與轉”的要求貫穿于招商選資的全過程,前移到招商引資活動策劃與組織的最前端,省投資促進局根據研究編制的我省招商引資中長期規劃和重點產業的招商引資指南,圍繞重點產業組織項目,圍繞重點企業收集相關信息,圍繞目標企業開展客商邀請,圍繞客商投資需求組織有針對性的項目推介,圍繞推介活動中產生的投資意向對相關信息進行分類、整理、提供與跟蹤,著力強化對我省產業招商的專業化引導、服務和促進。
為方便客商保留和使用每次宣傳推介活動中提供的各類投資信息,全新制作的“貴州省招商引資項目推介視頻”以多媒體的形式,裝載了形象宣傳片、招商項目、投資指南和最新整理的政策摘編,受到客商的普遍喜愛和歡迎。
截至今年5月,在全省各種平臺活動的推動下,各方客商紛至沓來,全省新簽約項目940個,新增投資總額3425億元。
為強化對我省招商引資項目的“保姆式”服務,目前我省又多了一個全新的投資服務機構,這就是各級“利用外資和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中心”,中心為招商引資項目提供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的無償代辦服務,通過在發改、經信、商務、國土、住建、環保、水利、林業、工商、安監、質監、旅游、外管等部門設立招商引資項目代辦聯絡員,建立辦事機制與流程,探索提高行政服務效能的新機制和新方法,變以往投資者在辦理行政審批過程中的以私對公、以民對官辦事模式為以公對公、以官對官模式,建立又一種全過程、全方位、一條龍的投資服務新模式,同時,倒逼我省各地投資軟環境的優化與改善。
目前,全省代辦服務中心機構已基本建立,人員正在到位,業務已經開展,今年以來全省各級代辦服務中心為200多個項目開展代辦服務,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為投資商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周到的無償服務,代辦服務制度的探索與完善將進一步健全我省投資服務體系與機制。
看創新
招商引資代辦——催動全省202個項目生根開花
全省各級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中心結合新一輪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改革、創新的理念,積極主動開展項目代辦服務工作,全省代辦招商引資項目202項,為促進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產達產發揮積極作用。
貞豐縣白層港煤電鋁4×350MW一體化自備電廠項目是今年我省面向三角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省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中心主動為該項目在工商預注冊、項目立項等方面進行協調,積極提供前期代辦服務,使項目投資方深切感受到代辦中心熱情、真誠、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于6月3日正式與省代辦服務中心簽訂委托代辦協議,委托代辦變更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等。省代辦中心立刻指派代辦員到工商、質監、稅務等部門辦理,通過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在3個工作日內把受理的代辦事項全部辦結,為項目方節約大量時間,項目方表示今后還要委托省代辦中心辦理其他審批事項,并積極宣傳代辦服務工作。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的開展形式多樣的代辦服務,積極創建新的代辦模式。習水除日常受理項目代辦外,每周四為項目聯合審批日,同時組織項目代辦“流動服務車”服務到現場、到園區、到工地開展上門集中審批服務,多形式提高項目審批服務水平,并實行“日調度、周匯總”制度,定期通報項目代辦服務情況;萬山在代辦過程中注重做好宣傳工作,通過電話聯絡、發放資料、當面對接等方式,讓服務對象充分了解代辦服務的工作取向和可以提供的服務內容,讓客商充分相信并密切配合開展代辦服務工作,先后為貴州銀泰鋁業有限公司、萬山桃源紅酒有限公司、貴州騰輝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項目落地進行了代辦服務;鐘山區創新建立聯合審批+代辦服務制度,促進項目落地。
看亮點
銅仁市 面向全國優強民企簽約項目履約率百分之百
6月10日,記者從銅仁市投資促進局獲悉,為加速招商引資簽約成果轉化為轟轟烈烈的項目建設,進而形成實實在在的實物投資,銅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工作,出臺一系列加快項目建設的制度措施,各縣項目建設風生水起。
銅仁市今年3月在參加全省面向全國優強民企招商推介活動簽約的20個項目中,截至目前,已履約項目20個、履約率100%,開工項目18個、開工率90%,其中還有4個項目已建成投產、達產。
“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引進是基礎,落地是關鍵,發展是目的。”銅仁市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短短3個月時間,在上下的努力下,已經有4個項目建成投產、達產,再創全市項目推進新記錄。
新聞縱深 聚集產業效應 激發增比進位
銅仁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按照“產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產城一體化”的思路,決定設立黔東工業聚集區,以市政府主要領導任聚集區黨工委書記、主任,在土地、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方面向這一聚集區傾斜,目的就是集中生產要素,吸引人才聚集,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域和產業集群。
堅持末位督辦,激發增比進位。實行招商引資項目和園區建設工作末位督辦現場會制度,是銅仁市委、市政府推進項目建設的一項頗具特色的經驗和探索,直接扣住了抓工業發展、抓城鎮建設的要害。這項制度以招商引資的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和園區建設水平作為考核依據,每年舉行兩次末位現場督辦會,在綜合評分最靠后的縣區舉行。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聯系領導對排名后三位的區縣分管領導進行約談,連續兩年排名倒數第一,該區縣分管領導將被誡勉談話。
推行“六個一批”,拓寬源頭活水。堅持“謀劃一批、洽談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達產一批”的“六個一批”是市委、市政府推進項目建設打出的一套“組合拳”,拓寬招商引資項目的源頭活水。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持抓好謀劃項目這一基礎工作,建立由投資促進、商務、發改、工信等十幾個部門參加的項目編制連審制度,今年1至5月,圍繞“5個100工程”、“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五張名片”、“四個一體化”中涉及銅仁市的資源現狀、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編制331個項目,總投資達3900億元。在每次外出招商推介中,將配套項目批次推出,吸引客商投資,成龍配套的引進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項目。
黔南州赴 南京招商簽下210億元大單
6月13日,記者從黔南州投資促進局獲悉,黔南州近期赴南京招商引資,并分別在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森林警察學院舉行投資環境推介會暨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與上海品隆印刷器材公司、上海捷圣生物科技公司、江蘇鐵源(集團)公司、東方希望集團、中國國電南京電科置業公司等17家企業共簽約投資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項目22個,總投資210.1億元。項目涵蓋裝備制造、礦產開發、生物科技、旅游度假、環保建材等領域。
新聞縱深 對項目實施“零距離”“零缺陷”“零干擾”
近年來,黔南州委、州政府秉承“為投資者著想,幫投資者盈利,促投資者成功”的宗旨,始終把著力推進招商項目落地建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工作來抓,對重點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團隊、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深化“一企一策”精細化服務,推行“零距離”、“零缺陷”、“零干擾”保姆式優質服務,加強項目跟蹤聯系和協調服務,強力推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黔南州實行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制,州、縣(市、區)成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招商引資工作考核辦法》,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并聯審批和招商引資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重大項目協調推進制度等,高位推動招商引資工作。
州委、州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的意見》、《黔南州鼓勵投資若干規定》、《關于加快推動黔南州跨越發展的實施意見》、《黔南州招商引資聯席協調會議制度》。黔南州、縣(市、區)兩級政府分別成立和完善了政務服務中心和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中心,統一制作服務指南及收費明白卡(冊),對服務內容、承諾事項、辦事程序、申辦資料、辦理時限、收費標準等上墻公示清楚,實行招商引資項目全程代辦服務。
對簽約項目實施動態情況采取旬報制、月調度,適時掌握項目選址、征地拆遷、項目各個環節審批手續辦理、項目建設中各個環節的動態,及時做好項目跟蹤服務,協調處理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外來投資企業開辟綠色快捷通道。
為確保項目推進建設,州委、州政府采取一系列嚴格督查考核辦法,對簽約項目實行旬報制、月調度、季排名、半年通報、年終考核等常規督查考核和不定期現場督查、掛牌督查、專題會議督查、明察暗訪等非常規督查方式,對項目實施動態實行全過程督查考核。
堅持完善對全州13縣(市、區)投資環境及州直有關部門改善投資環境工作的綜合考評,對13縣(市、區)和州直機關黨政部門實行目標管理考核,在州直窗口服務行業開展創建“文明誠信單位”活動。這種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外評內、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評議的全方位考評、監測,加快了政府職能轉變,有力地推動了投資環境的改善。
黔東南州 面向長三角招商 20家企業達成投資意向
6月10日,記者從黔東南州投資促進局獲悉,黔東南州組團參加全省面向長三角招商項目推介活動以來,通過拜訪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四省市共68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以及全國優強名企,并進行項目推介和洽談,目前已有20家企業達成初步投資意向,23家企業將于近期赴黔東南州進行實地考察,投資興業。
活動期間,黔東南州成功簽約94.88億元,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90億元的105%,涉及項目24個,其中二產16個投資48.68億元,三產8個投資46.2億元。凱里國際商貿城項目、凱里經濟開發區苗嶺醫藥產業園項目、洛貫城鎮綜合體項目和黃平永康科技工業園項目還與客商代表在推介會上進行現場簽約,簽約資金共計48億元。
新聞縱深 依靠園區為“金鳳凰”筑巢安家
近年來,黔東南州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招商引資工作,創新思路和招引方式,圍繞“6個20工程”“筑巢引鳳”,掀動民營經濟招商“大熱潮”,全力助推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項目是招商引資的基礎,有了好項目才能引來“金鳳凰”,因此,黔東南州以“6個20工程”為重點,精心編制了486個項目,總投資5097.35億元。引來了“金鳳凰”,就要依靠園區為“金鳳凰”筑巢安家。黔東南州現已建成貴州凱里經濟開發區、貴州洛貫經濟開發區等10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其余各縣也建立了特色產業園區。各開發區、園區圍繞上檔升位,加快園區規劃、建設和發展,進一步完善了現有園區基礎設施,努力實現“五通一平”、“七通一平”,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標準廠房建設推進很快,全州已建成標準廠房60多萬平方米,今年年底將建成150萬平方米以上,可容納大量的產業轉移型企業入駐。目前,年產3萬噸氫氧化鋇研發項目、中科漢天下物聯網科教產業園項目、苗嶺醫藥產業項目、恒信德龍汽車品牌市場4S店和國機重工重型機械項目等一大批工業項目已開工或即將投產,全州工業投資達到118.19億元,占全州新增到位資金的47.6%,工業開工項目121個,占全州新開工項目的70.4%,預計投產后年總產值200億元以上,必將有力地拉動黔東南州民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全州組建8個產業招商組和53個駐點招商組,共61組194人的專業招商隊伍,陸續開赴到長三角、珠三角和湘成渝等區域開展上門招商,迅速掀起了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大熱潮。截至4月,各縣、市(開發區)共外出開展招商活動150多次,對接企業276家,其中,州級以上層面“走出去”活動簽約民營經濟項目62個,簽約資金336.78億元,初步達成考察投資意向的企業117家。“請進來”考察客商620余批次,包括美國摩根基金、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南京北美木屋制造有限公司、重慶源道集團等企業或單位970余家。全州有各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9.13萬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235家,今年第一季度民營經濟總產值完成62.44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9.13億元。

銅仁市金豐錳業生產車間

貴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首批客車投產下線

貴定海螺盤江水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