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投資成為貴州經濟發展主引擎
時間:2013-6-18 12:01:07 | 信息來源:貴州日報 | 發布者:admin
資料顯示,去年,貴州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09.05億元,同比增長53.1%,增幅居全國首位。大量新項目的建成,使得貴州實現生產力水平快速提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了實質性成效。
今年貴州提出“5個100工程”建造計劃,再次刺激了央企、長三角、珠三角、香港等地資金流的投資熱情,僅1至4月,全省在建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共到位資金1615.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8.2%。
持續的項目投資井噴,對于正處于起飛階段的貴州經濟至關重要。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項目投資對貴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達70%左右,直接拉動經濟增長約10個百分點。經濟發展主引擎地位一目了然。今年貴州提出“萬億投資”計劃,預計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將延續投資對于經濟拉動的主力貢獻,貢獻率至少超過10%。
貴州近3年來的項目投資成功實踐,得益于以項目編制設計和強勢推介為主要內容的硬平臺的不斷強化,更得益于以政策環境、產業環境和社會環境為主要內容的軟環境的持續優化。
5月底,“在貴安新區辦營業執照所有費用全免,沒有注冊資金也可先注冊公司”這個消息在廣大投資者、創業者中引起極大關注。貴安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貴州省貴安新區企業登記管理改革試行辦法》出臺,要做到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環境最好。
這一舉措是貴州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的縮影之一。
行政審批項目將是西南最少。據了解,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和《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的要求,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行政許可項目進行清理。目前,我省行政許可項目已經由過去的978項壓縮到了357項,非行政許可項目由過去的318項壓縮到了89項。為進一步提高省政府行政效能,我省將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及非行政審批項目。力爭通過3年努力,把行政審批項目壓縮到300項以內,非行政審批項目壓縮到30項,將我省建成周邊省區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的省份。
“綠色通道”帶來便捷服務。各地紛紛在“簡、優、限”上下功夫,對項目建設的所有政策重新審核,為投資企業在貴州的利益“保駕護航”,領導掛牌聯系,實施“點對點”,一事一策,一企一策的項目協調機制,對企業的“跟蹤式”、“貼身式”和“保姆式”服務漸成。
據了解,省和9個市(州)以及部分縣、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設立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中心,為投資企業無償代辦從立項到開工、投產全過程所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以及供電、供水、供氣、排水、通信、網絡等公共服務事項,實行“一個窗口對外,全程跟蹤服務”,辦事效率、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為投資者開通又一條更加便捷的行政服務綠色通道。
為適應全省招商引資工作的發展形勢,省投資促進局始終堅持把服務于全省招商引資專業化水平的提高作為迫切而重要的任務,采取多種方式努力提高招商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省投資促進局搭建“貴州省國內招商引資信息管理平臺”,將每一個項目從簽約到投產的相關信息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為各級黨委、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目前,已納入平臺管理的項目近9000個,實現了對每一個項目的全程跟蹤和多功能統計分析。
加大融資扶持力度。近日,省政府特邀咨詢、省委金融工委書記黃康生率省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赴銅仁市、黔東南州開展重大項目融資銀企對接活動。黃康生強調,地方政府及有關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與銀行機構的業務合作,爭取擴大信貸規模和優惠政策扶持;大力開展信托理財、私募基金、債券承銷和融資租賃等表外業務,全力引進省外資金投入地方基礎設施和“5個100工程”、“四個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建設。
為解決項目建設融資難問題,我省專門成立了省政府金融辦,組建了貴州省水利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產業投資公司、貴陽農村商業銀行和一批村鎮銀行,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資。
一系列政策形成了投資的良好環境,完成了大批招商引資項目的引進和開工,統計顯示,2012年,全省新簽約省外境內招商引資項目2368個,投資總額6785億元,引進省外到位資金3857億元,同比增長49.5%,實現“兩年翻兩番”的歷史性突破。
為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我省制定出臺了《貴州省優化投資環境考評暫行辦法》,圍繞“環境優化、效率提高、服務到位、企業滿意、社會認可”的總體目標,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科學性的原則,對全省各地投資環境實行日常動態考評和年終考核,聘請外來投資企業和外地駐黔商會作為投資環境監督員,定期對政府服務效能、法制、治安環境、投資氛圍營造、社會服務環境、投訴和查處情況等5個方面20項內容進行評價,并將考評結果納入各地年度目標考核。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