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重點升級打造14個產業園
時間:2013-5-2 11:57:24 | 信息來源:貴州日報 | 發布者:admin
到2015年每個區(市、縣)至少建1個產業園區,園區工業總值達2200億元

日前,貴陽市擬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產業園區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把園區作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和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的主戰場,通過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園區升級行動計劃,優化投資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培育四大千億產業集群,把全市產業園區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備、要素配置高效、主導產業突出的發展平臺,到2015年,園區工業總值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25%。
到2015年每個區(市、縣)至少建立1個產業園區
按照上述意見,貴陽市將圍繞“一年新突破,二年上臺階,三年大跨越”的總體思路,不斷提升園區生產、生活和創業基礎設施配套能力,基本形成裝備制造、材料、信息、醫藥食品健康四大產業集群,把全市產業園區建設成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備、主導產業突出、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共進的生態產業園區。
到2015年,每個區(市、縣)至少建立1個產業園區,鼓勵中心城區建設“飛地產業園區”,支持云巖區、觀山湖區建設信息產業園區,并以全市14個產業園區為重點,建成千億級園區1個、百億級園區5個、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園區2個、地方特色產業園區6個。建成3個“雙百互促”示范區、1個“5個100工程”一體化建設示范區。
到2015年,全市14個重點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一類園區要求,實現“九通一平”,建立起基本滿足重點產業集群發展需求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體系。到2015年,R&D經費支出占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
按照“抓重點,建示范,帶全局”的基本思路,著力推進示范區建設,在烏當等區同步推進“5個100”工程建設,促成產業園區、示范小城鎮、城市綜合體、農業示范園區、旅游景區一體化發展,打造“5個100”工程一體化建設示范區。在息烽小寨壩鎮、清鎮站街鎮、修文扎佐鎮等同步推進產業園區、示范小城鎮建設,打造多個“雙百互促”示范區。
培育裝備制造、材料、信息和醫藥食品健康四大千億產業集群
在實施園區升級行動計劃中,貴陽市將以規劃為龍頭,培育主導產業。做好園區發展規劃與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小城鎮建設規劃的有機銜接。結合縣城經濟發展實際,進一步明確各大園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全市產業園區體系。強化規劃的約束力,嚴格圍繞產業發展規劃開展招商引資和培育主導產業,確保每個產業園區形成1至2個主導產業,逐年提高主導產業總產值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比例,力爭達到70%。
重點組織實施好裝備制造、材料、信息和醫藥食品健康產業四大行動計劃,培育四大千億產業集群。以數控升級和協同創新為重點,以整機和龍頭企業為支撐,圍繞主機、配套及平臺建設構建千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四個一體化”為支撐,新材料為突破,圍繞精細化、循環化方向構建千億材料產業集群;以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和智能裝備為重點,圍繞終端應用、平臺建設構建千億信息產業集群;以藥食同源為突破,圍繞藥業資源整合及辣椒、茶葉、獼猴桃、葡萄及其深加工等本土特色優勢資源構建千億醫藥食品健康產業集群。
同時,以主導產業為導向,提高本地產品配套率。圍繞園區主導產業,完善產業配套扶持政策,加強產業配套的組織、協調和指導。積極培育一批關聯性強、科技水平高的中小企業,提升本地協作配套能力。鼓勵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不斷擴大本地生產要素使用比例,不斷開拓本地市場,提高本地根植性。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增強產業配套服務能力。各園區要增加設計、檢測、律師、會計、評估、中介咨詢、信息服務、培訓、物流配送、金融保險及市場銷售等生產性服務業的比例,形成研、產、供、銷一條龍的綜合生產體系,增強產業配套服務能力。
強化園區與城鎮規劃有機銜接,產城互動、園城共融發展
為更好推動園區升級發展,貴陽市將按照“區縣為主,市級統籌;政府主導,多元參與;集約用地,集群發展;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產城互動,園城共融;節能降耗,生態環保。”五大原則推進園區升級行動計劃。各區(市、縣)為園區建設的責任主體,負責園區規劃編制、開發建設、招商引資及投融資平臺建設;市統籌全市園區建設,統籌全市園區空間、產業規劃布局,研究和制定重大政策,協調解決園區建設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整合全市資源。
各級政府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引導、優化環境促進產業園區協調發展;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鼓勵各類經濟主體參與園區建設,提高建設效率。加強園區規劃和招商統籌,引導優勢產業向園區集聚,形成特色、關聯、成鏈、合作發展的基本格局,提高產出投入比例。各區(市、縣)要依托自身資源、區位、市場等方面比較優勢,明確園區產業定位,按照“一區一園,一園一特色”的原則,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集群。
強化園區規劃與城鎮規劃的有機銜接,城鎮建設重點考慮園區布局,優先建設園區配套設施;園區建設突出產業帶動,統籌、協調城鎮化建設。以建設生態產業園區為目標,按照“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的原則,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大力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廢物排放和環境污染。(貴州日報記者 王太師)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