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發+發債 金融租賃公司融資改渠道
資金來源問題仍制約金融租賃公司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銀行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保理構成了金融租賃公司融資主渠道。不過,今年由于信貸成本高企,額度控制,且股東增資不易,發債融資可能成為融資主趨勢。而對于企業來說,發債有助于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提高流動性管理水平,也是出路之一。
4月19日,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租賃)總裁周巍向記者表示,該公司非公開定向增發方案已報監管部門,正在審批過程中。增資擴股補充資本金之余,該公司今年還計劃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15億規模的金融債,目前也在申請當中。此外,民生租賃還在研究赴港發債事宜。
當前銀行體系信貸規模收緊、流動性趨于緊張,金融租賃公司無論是從大股東銀行處獲得資本金補充還是信貸支持,都變得不那么容易。因而今年金融租賃公司發債融資可能會成為行業主流。
事實上,民生租賃這份增資擴股方案計劃已久。早于去年9月30日,該公司控股股東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已公告了增資議案,民生租賃采用非公開定向發行的方式發行股份18.95 億股,增發后股本規模由32 億股增至50.95 億股,其中民生銀行持股26億股,占比51.03%;定向增發股東持股18.95億股,占比37.19%;天津保稅區持股6億股,占比11.78%。
半年之后,監管批文仍未下發,因而發債融資成為迫切之需。周巍坦言,現在對金融租賃公司發債的審批門檻仍較高,審批較嚴,“我們希望第一步先在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債,打通債券融資渠道,以后不排除申請赴港發債。”
發債融資目前已有先例。
自2009年8月底央行、銀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后,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首單金融債誕生于交銀金融租賃公司,該公司于2010年7月發行了三年期金融債20億元;而此前的5月,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旗下的華融金融租賃也已在銀行間債市發債10億元。
今年金融租賃公司發債融資可能會成為行業主流。除民生租賃外,國開行旗下的國銀租賃公司今年亦計劃完成規模總計45億元的金融債發行。
背后的原因在于,當前銀行體系信貸規模收緊、流動性趨于緊張,金融租賃公司無論是從大股東銀行處獲得資本金補充還是信貸支持,都變得不那么容易。
一位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盡管金融租賃公司的客戶普遍為優質客戶,此前與商業銀行也均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但今年貸款利率也上浮明顯。他所在的租賃公司不久前放棄了一筆與某大行貸款的合作機會,因該行要求利率較基準上浮30%。“成本太高了,之前我們的優質項目有的采用基準利率,有的較基準下浮。”
“實際上,發債融資是今年整個金融租賃行業都要面臨事項,很多亦在計劃之中。”該人士表示。
而發債融資被看好的另一原因是,發債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金融租賃公司資金來源的期限結構。
金融租賃公司融入資金多是短期為主,而租賃項目一般是三、五年或更長,這種資金短借長用的問題比商業銀行更為突出,不能不引起關注。
4月18日,民生租賃常務副總裁王蓉向記者表示,為防范這種“短錢長用”可能帶來的流動性風險,該公司正在考慮加大中長期資金來源的比例,“今年計劃中長期資金占比從10%提高到20%。”
對于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來說,銀行貸款(主要是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保理業務是主要的融資渠道,以民生租賃為例,二者在全部資金來源的占比接近90%,尤以前者為多。
周巍介紹,中長期資金來源目前主要依靠資本金補充、保理、發債三大渠道獲得。資本金補充主要依靠向原有股東定向增發新股,或吸收新股東;融資租賃保理業務是指,通過受讓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合同項下應收租金,由銀行向租賃公司提供應收租金融資、管理、催收以及承租人信用風險擔保等金融服務。而金融債發行一般為三年期、五年期,可以拓寬持久資金來源渠道,與租賃項目期限相匹配。
流動性管理命題 流動性風險管理是金融租賃公司面臨的首要挑戰。 隨著租賃業務規模的擴大,金融租賃公司將面臨不斷提高的流動性風險管理要求。這不僅僅是拓寬籌資渠道的問題,還要“讓資產保持合理的流動性”。 提高流動性管理水平有賴于必要的流動性儲備,如獲得銀行承諾性同業授信額度、租賃資金證券化、權益轉讓等。不過,上述金融租賃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我國金融租賃業還屬于初級階段,目前租賃合同轉讓和證券化尚不成熟,風險管理渠道比較狹窄。 然而,隨著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發展逐漸趨于專業化,一些應對之策正在成行或者探索中。 王蓉透露,從去年到今年,民生租賃已于包括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在內的五家銀行完成了租賃資產的轉讓,并且是賣斷性的。她還補充說,轉讓的都是融資性租賃資產,在未來的業務結構調整規劃中,公司計劃逐步提高經營性租賃資產的占比,“比例從10%提高到20%。” 融資租賃以性質劃分可以分類為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前者為融資性,而后者是融資租賃發展的一個高級階段,帶有投資性質,對租賃公司業務能力、管理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在我國,租賃的二級市場還不發達,經營性租賃尚處于起步階段。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17家銀行系租賃公司總資產規模達3156.99億元,其中融資租賃資產2690.24億元,而經營租賃資產313.08億元,占比還不到10%。 “經營性租賃不僅僅以收租金為目的,如果中間租賃物升值,還可以賣出去,發揮投資收益屬性,所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租賃公司的資產流動性管理,尤其是解決資金長短期限的搭配問題。 不過經營性租賃的前提是,租賃公司必須要對市場、行業更加了解。”上述租賃公司人士表示。 除了向商業銀行轉讓,租賃資產有望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王蓉說:“租賃公司的資產怎么在交易所掛牌,我們也在與天津、北京等地的交易所探討。” 此外,良好的股東背景及規模實力使得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更易獲得大筆銀行承諾授信,作為流動性儲備。 例如,日前民生租賃獲得中國進出口行100億元或等值外幣的授信額度,去年11月民生租賃已獲得中行天津分行80億元的授信額度;同月,另一家行業排頭兵工銀租賃公司也獲得進出口行100億元或等值外幣的授信承諾。 流動性風險管理是金融租賃公司面臨的首要挑戰。 銀監會于去年12月下發《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修訂稿)提出,流動性資產儲備不得低于未來30日的資金凈流出量,未來一年內可供使用的穩定資金不得低于一年內業務所需的穩定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