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受邀出席《侗族大歌》首映式
近日,由貴州籍侗族導演丑丑執導的電影《侗族大歌》于11月17日在全國上映。為了繁榮和宣傳民族文化,11月14日,攝制組在深圳保利國際影城舉辦觀影交流會,我會組織和邀請了本會會員、廣東省貴州商會聯盟各商會會員、以及深圳市天津商會、深圳市成都商會、深圳市黃山商會等友好商會朋友免費觀影,助力貴州民族文化宣傳。此次活動我商會的會員們帶著對家鄉文化的熱愛之情都積極參加了本次觀影會給予支持。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屬于民間支聲復調音樂歌曲,在中外民間音樂中都極為罕見,因而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侗族大歌在黔東南黎平、從江、榕江等地區廣為傳唱,不僅傳承和凝聚著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也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電影《侗族大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段貴州大山里唯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侗族青年阿蓮與千樹以歌結緣,但少爺那福也對阿蓮情有獨鐘,三人經受著愛情與友情的煎熬,用六十載的相守與陪伴,詮釋了世間平凡卻刻骨銘心的真愛,展現了愛的洪荒之力。
該片制作歷時六年,采用了48首原生態侗族大歌,串聯講述了整個故事線,是國內最新最大歌舞類型電影,其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催人淚下的情感轉折,加上宏大歌舞場面、美麗清新的山川風光、夢幻的敘述方式和優秀的表演藝術,形成震撼的影片張力,使此片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和欣賞價值。從而在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藝術指導獎”、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國際電影節獲得“新文化浪潮電影大獎”,同時榮獲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影展“最佳影片獎”、2016北京青年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等十多個獎項和榮譽。
首映式上,導演歐丑丑、監制及編劇江秀佳、主演王嘉、伍宇娟、侗族歌師吳良鋒趕來與觀眾見面。導演丑丑講述了自己制作該片的初衷,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濃厚情感,與侗族大歌的深厚情結。主演王嘉和伍宇娟也講述了在拍攝和宣傳該片過程中的切身感受。侗族歌師吳良鋒更是當場用歌聲展示了侗族大歌濃郁的民族特色,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另外,“老戲骨”盧燕和王慶祥在戲中都有出演。
我會榮譽會長、廣東省貴州商會聯盟終身名譽主席、A8新媒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曉松出席了觀影會。曉松主席在會上給予本片高度評價,感謝攝制組帶來這部優秀影片,并號召大家積極宣傳本片,為傳揚貴州民族文化出一份力。曉松主席說,自己在該片首映前已經觀看過樣片,其中動聽的歌曲、感人的故事,讓觀眾看到一部文化豐富的藝術精品,作為貴州人,為此感到驕傲和欣慰,同時也感到為該影片、為優秀的民族文化進行宣傳的義務和責任。
影片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片中優美的貴州風光、宏大的歌舞場景、濃郁的民族特色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疊加故事情感,以及劇情背后的弘揚文化傳統、刻畫美好愛情的主旋律,這部電影堪稱藝術精品,值得向各界推介。甚至有的會員被這段影片所感動至落淚。
最后熱情的會員老鄉們自愿在現場發起捐贈,為該影片的宣傳助力,相信本片公映后將讓更多的人了解侗族大歌,吸引社會各界關注民族文化的發揚光大。
侗族(侗語:Gaeml),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侗族地區被人們稱為"詩的家鄉,歌的海洋"。民族語言為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信仰多神。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黔首",一般認為侗族是從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侗族主要從事農業,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水稻已有悠久的歷史,兼營林業,農林生產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侗族地區的萬山叢嶺中夾雜著許多當地稱為"壩子"的盆地。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縣、會同縣、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