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組織會員參加“一帶一路”新機遇講座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推進,中國企業正興起海外投資的熱潮,為幫助深圳企業家了解海外市場的機遇及企業管理的策略,深圳市企業家協會與《時代商家》雜志社聯合主辦“時代商家大講堂”2017第三場報告會,邀請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企業家、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作了題為:《“一帶一路”的新機遇》的演講。
我會受深圳市企業家協會邀請,組織商會成員于6月13日下午前往五洲賓館華夏廳學習。參加學習的商會成員有王弟倫副會長、鄭繼洪副會長、余兵副會長、孫小華秘書長、王曉競理事兼副秘書長、劉啟航理事、吳春梅理事、周文皓理事、吳蝶理事,會員李小瓏、龍燕清、李凌云、蔣維、姜昌海等。
在講堂上, 張華榮認為,“一帶一路”的發展為中國的很多優勢產業走到國外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二者是相當吻合的。未來三四年是世界經濟結構的一個新的生態。華堅集團2002年到贛州投資,2010年以后開始在非洲投資,其中2011年到埃塞俄比亞的時候只有幾百人,到現在有6000多人,有了很多訂單。未來的發展會更好,華堅集團可以見證和驗證。
張華榮說“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中國過去以引進來為主,現在走向了高水平的引進來和大規模的走出去并重這樣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對全球發展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當前有一個去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潮流,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實際上是繼續推進全球化進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正是因為這樣才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響應。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有豐富的經驗,政府跟政府之間建立了一個互動的平臺。企業跟社會之間,企業跟企業之間的互動,頂層設計是很重要的。看中國的企業,去招商引資,這種政府的高層互動,就給中國“一帶一路”企業提供了很多信心和保障。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一帶一路”發展,當地很多國家的政府也積極互動,這樣就有利于“一帶一路”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五年前埃塞俄比亞到處塞車,到處堵路,現在有高速公路、輕軌,整個的成本就降低了。中國的很多金融單位、建設單位付出了很多,因為他們為埃塞俄比亞建設了良好的基礎設施,為“一帶一路”企業的發展,為優勢產業國際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張華榮表示,華堅集團近幾年積極踐行“一帶一路”之共享、共商、共建。如華堅埃塞輕工業城是2015年開始興建的,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建了14萬平方米。
華堅集團與埃塞共商、共建一個工業文明的生長模式,進而共享。目前華堅集團在埃塞有6000多名員工,累積出口8000萬美金,有力拉動了埃塞的水泥和很多材料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員工,到中國培訓中文,回去全部是干部。華堅集團讓埃塞員工共享現代工業文明,創造一種企業文化,讓他們熱愛社會,熱愛職業,熱愛工作,熱愛自己的國家。
張華榮對埃塞員工如是說:“40年前我跟你們一樣的,很窮,但是現在,我把40年前的這種經歷,這種文化,這種精神,帶給所有員工,包括你們的政府。” 埃塞員工來華堅集團東莞總部培訓,看到企業后很驚訝,很感動。
張華榮說,“一帶一路”不只是產業出去,中國政府包括中國企業把30年發展的社會治理和社會管理體制的軟件以都輸出去了,如中國海關總署就派人到埃塞俄比亞,在那邊溝通,以后還會多派人;還有國家稅務總局,也在提供很多服務。
中國是怎么樣一步一步地快速發展的?就是社會治理的這種優秀高效的文化!
華堅集團到埃塞去以后,尊重當地文化,把當地的員工跟社會的需求,把企業的需求與個人的需求融合在一起,創造一種新型的工業文明的企業文化。華堅集團也是從小企業到大企業,從打工者到當企業家,把內心成長的經歷、情感、價值觀、心態對他們講。三年來華堅集團總結很多經驗,政策互動是一個很重要的大品牌,另外文化交流也很重要。舉個例子,華堅集團唱團結就是力量,把這個意識告訴埃塞員工,他們就知道為什么要團結,并靠團結獲取力量。用這種文化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幫助員工更健康的生活。
張華榮還有一個期待,期待在融資環境上面國家要創造一個新的“一帶一路”,針對“一帶一路”的一個政策就是內保內貸,內保外貸,外保內貸。
最后,張華榮說:昨天,我們聽著春天的故事創業;今天,我們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國門;明天,我們抱團出海,打造非洲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