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中國黃金需求領跑全球
時間:2014-2-18 17:07:57 | 信息來源:財新網 | 發布者:liu
雖然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2013年大幅降低倉位,但這些售出的黃金大部分被來自中國和印度的新增需求所吸收。
2月18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報告稱,中國2013年黃金需求創下1065.8噸的歷史新高。雖然需求飆升之后會有一定的減速,但借中國農歷新年的東風,黃金需求在整個第四季度仍十分堅挺。最近幾個月時間里,黃金供貨商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庫存的跡象也十分明顯。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消費者對金飾、小金條和金幣的需求增長異常驚人,增幅高達21%,創下3863.5噸的歷史新高。大部分的增長集中在上半年,4月和6月金價的暴跌在消費者中間引發了強烈反響,黃金從西方金庫通過北美、瑞士和迪拜的精煉廠大量流向東方市場。
黃金ETF仍在大幅減持黃金倉位,全年減持量達到880.8噸,其中的四分之三被年度新增的需求量吸收。
在黃金的主要消費國中,印度也是重要的力量,974.8噸的年度需求量成為印度史上第三高值。盡管印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限制需求,該市場仍表現不俗。印度政府為減少經常帳戶逆差而實施的高進口關稅、嚴控進口配額以及對黃金相關貸款、金幣銷售的限制等措施,導致了印度市場的供應出現一定萎縮。在印度實行黃金進口限制措施后,7月至10月黃金進口與上年同期相比下跌63%。
不過,在官方黃金進口量急劇下降后,通過非法渠道進口的黃金數量也在大幅增加。有分析估算,通過非法渠道進入印度的黃金每月可能達到20噸到30噸。
2月17日,印度財政部長齊丹巴南(Palaniappan Chidambaram)稱,政府限制黃金進口的目標是控制經常賬戶逆差,如這一目標達到,會考慮研究放寬限制。
目前,印度月度貿易逆差已經從2013年的峰值200億美元左右回落至99億美元附近。一旦印度放寬對黃金進口的限制,黃金需求可能再度受到提振。
世界黃金協會的調研結果顯示,和過去12個月相比,印度和中國的消費者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花費相同甚至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金飾。
全球各國央行的購金行動也在延續。各國央行在2013年凈購買黃金368.6噸,其中第四季度為61噸——這是央行連續第12個季度出現凈購買。在諸多國家中,新興市場國家占據了重要份額,其中俄羅斯(77噸)、哈薩克斯坦(28噸)、阿塞拜疆(20噸)與韓國(20噸)都顯著提升了官方黃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