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藥問題傷不起 10家深企涉假劣藥被查
時間:2013-10-11 11:11:33 | 信息來源:奧一網 | 發布者:pei
廣東查處81個品種的197批次不合格藥品含常用藥 

近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第二季度藥品質量公告稱,有81個品種的197批次藥品不合格,均為劣藥或假藥,更有部分深圳的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涉及其中。昨日,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深圳共有5家經營企業、5家醫療機構涉假劣藥品被查,另有1家外地工廠假冒深圳企業生產藥品也被立案查處。
此次不合格批次藥品涉及阿莫西林膠囊、板藍根顆粒、小兒七星茶顆粒、藿香正氣丸等常見藥品。其中,不合格批次中因性狀不合格的占據很大一部分,包括千金藥業的婦科千金片以及亞寶藥業的麻杏止咳片。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被查出其豬去氧膽酸項目不合格,三九醫藥的“感冒靈顆粒”也上榜。
有記者在深圳市區多家藥店調查,發現公告中所公布的多數假劣藥品已難覓蹤影。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早在全省公告發布之前,該局就已組織多次行動,專門針對假劣藥品展開清剿和查處,“這次公布的名單都是我們匯總以后上報的,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對假劣藥品保持高壓打擊態勢,確保百姓放心用藥。”
關于媒體報道的同仁堂和三九醫藥等“四家上市公司上榜藥品‘黑名單’”,昨日,同仁堂相關人士回復稱,同仁堂生產的產品并沒有在抽檢范圍內,被抽檢的標的物“安宮牛黃丸”系第三方企業假借同仁堂批號和標示生產的假冒藥,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黑名單”。記者也先后致電同仁堂在深多家門店,有店員明確表示,店里的安宮牛黃丸仍在銷售并未下架,“至于公告中說的‘同仁堂安宮牛黃丸’,那肯定是假冒藥。”
上榜“黑名單”的部分深圳企業
永科醫藥有限公司經營的,標示為青島金峰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氨溴素葡萄糖注射液,其中鹽酸氨溴素含量測定不合格;
康程醫藥有限公司經營的,標示為上海新仁中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銀黃顆粒,其中金銀花提取物含量測定不合格;
龍崗2家醫療機構使用的共4個批號的,標示為新疆華世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蒜素軟膠囊含量測定也不合格。
康程醫藥有限公司經營的,標示為湖南愛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板藍根顆粒;
濟仁堂藥店經營的,標示為多多藥業有限公司和鄭州凱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兩種鹽酸曲馬多片均被認定為假藥(或假冒藥品)。!
小攻略:6個方面辨假藥
1、藥名有暗示:“抗癌膠囊”、“皮癬一掃光”、“抗風濕藥酒”,這些藥名暗示能根治某些疾病。
2、文號不規范:“藥衛監字000000號”、“藥消準字000000號”,這樣的批準文號不規范。
3、說明書混亂:鑒別假藥時需看清說明書。假藥的說明書經常表述混亂,比如某中成藥介紹它的“適應癥”是“牛皮癬等皮膚病”。
4、沒有有效期:如果從藥盒上找不到生產日期和有效期,也是一個“馬腳”。
5、標記不明確:某藥品在藥盒正面的右上角標有黃色的“外用藥品”。假藥或者沒有標注,或者標注文字圖案線條模糊、色彩運用不規范。比如,按規定“外用藥品”標注應為紅色,有些假藥卻是褐色或黃色。
6、包裝喊口號:藥品包裝上是不允許隨意標注其他內容的。如廣告性質的口號、標題;超出說明書內容以外的宣傳資料等。如果遇到有宣傳以上情形的,可以懷疑為假藥。藥品生產地址、聯系電話等的一致性、真實性也是判定真假藥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