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看中國二季度GDP數據
時間:2013-7-16 10:15:52 | 信息來源:路透 | 發布者:admin
路透北京7月15日 -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5%,與路透調查預估中值一致;環比增速為1.7%。
主要數據:
--中國2013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5%(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為增長7.5%)
--中國2013年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7%,上半年GDP同比增7.6%
--中國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3%(路透調查中值為12.9%)
--中國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路透調查中值為9.1%)
--中國1-6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1%(路透調查中值為20.2%)
--中國上半年工業同比增長9.3%,零售銷售增長12.7%
以下為市場人士的評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王軍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是很大,還是處在緩步下行的態勢,上半年7.6%增速越來越接近管理層容忍的下限,未來要堅決把穩增長當成首要任務。
下半年經濟在當前基礎上保持基本平穩的可能性很大,條件也是存在的,...下半年信貸和財政對經濟的支持應該會加強,一些大型項目也將陸續開工,經濟三季度最晚四季度企穩的可能性在加大,而且下半年還有改革紅利的釋放。
對經濟放緩容忍的底線不能說無限地下移,不能等到數字跌破目標再去行動,應該打一些提前量,做好政策預案。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但失速風險不大,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要采取及時有力的措施來干預。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牛犁
今天公布的數據與我們此前預期基本一致,經濟總體仍處于平穩狀態,投資平穩,工業增幅低于預期,能拉動GDP保持在目前水準的消費功不可沒。從總體情況看,實體經濟壓力仍然較大,這與諸多領域產能過剩,企業投資意愿不強有關。而目前政策的重點也是在改革方面。
對于下半年的預期,受基數影響以及目前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漸見效,估計三季度會有所回升,政策方面估計不會有太大動作,主要落點仍在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以及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等方面。
--廣發銀行高級交易員 顏巖
二季度GDP同比7.5%達到管理層年初設定的下限,符合我們的預期。預計這是全年低點,三季度開始,固定資產投資在行業政策的放松刺激下,將發揮重要作用,經濟增速會持穩在這一水平,甚至緩慢回升。
工業增速時隔兩個月,再度跌破9%,工業運行依然乏力。環比0.68%的增速還是偏弱。同樣這將是全年低點。基建投資必然會拉動工業增速反彈。本月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發電量、水泥等都有所反彈,預計將保持這一勢頭。投資增速還算穩定,雖然處于下降通道中,但在政府主導下會保持在20%左右。總體來看,上半年經濟運行還是處于弱勢,未來在底部波動將是主要特征。
官方表示下一階段會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預見性。我們認為首先這會針對某些行業進行適度刺激,如基建行業;第二會對一些經濟情況提前作出調整,如針對外匯占款的縮量等。政策是穩定的,有針對性的,著力于增長結構調整的。目前能夠實現在調整中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
--首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王劍輝
二季度GDP增長說明中國的經濟狀況比較平穩,符合預期沒有太大波動。從具體數據看,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憂的是制造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恐怕還是會保持下行態勢,工業增加值在9%左右還將徘徊一段時間,對GDP增長也不會有什么正面的貢獻,但這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
喜的是消費增長好于預期,特別是在6月的消費環境本來并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如果消費增長能夠保持這個勢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更加明顯。這也說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投資將在20%左右的增速維持一段時間。預計到今年四季度,隨著舊項目的逐步完成,加之控制新開工項目,投資的增速料將有一個回落。
從上半年的數據看,貨幣政策沒有必要明顯的調整,將保持穩定,沒有必要放松,也不會進一步收緊。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 姚煒
從數據看,經濟增速在中央可容忍范圍內,政策上可能不會有放松,還是以結構調整和控制金融風險為主。下半年經濟不太會有改觀,制造業增速仍低迷,可見受過剩產能影響大,房地產表現還算穩定,算是一個好消息。
即使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政策大方向也不會有大的改變,可能會傾向推行短期比較有力的措施,如自貿區的建設。貨幣政策方面預計還是保持穩定,現在不是錢少的問題,是流動性不合理,這與市場結構有關,從這方面看,降息調存準的可能性不大。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副總裁 胡艷妮
GDP增速在預期之中,此前市場已根據經濟表現調低了對二季度的預期。感覺三季度GDP增速還會再降一些,但跌到7%以下的可能性不大,估計會在7.4%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減緩也在預期之內,年內即便有回升增幅也不會太高。
零售銷售表現略好,但主要受價格因素帶動,實際消費還沒有太大改觀。工業方面產能過剩的情況短期難有改觀,估計工業生產四季度會好一些。經濟指標中會重點關注投資,房地產和外匯占款。從目前經濟數據看,年內出現調息等重大政策變動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 胡月曉
經濟運行情況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因此對市場的影響估計很小。中國目前仍處經濟起飛階段的后期,在轉型過渡時期,經濟增速或有短暫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投資仍然是中國經濟的第一增長動力,投資增速未來或有小幅反彈,投資領域或轉向工業領域,如研發投入、技術改造投入,原先占投資主要份額的基建投資也會繼續保持。
當前經濟增速仍處在政策合意范圍內,政府料暫時不會出臺刺激政策。經濟底部徘徊還將中期延續。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 唐建偉
增長數字和預期是一致的,還是在年初目標之上的速度。但是從內外需求來看,內外需求不振導致增長還是比較乏力。
投資增速在放緩,消費實際增速和去年同期比還是下降挺多,出口數據擠掉水分之后上半年也挺慘的...三駕馬車動力都在減弱,使得上半年經濟連續二個季度放緩。
內需恢復動力不足,下半年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三四季度增速恐怕還會繼續下降。但近期高層已經釋放信號稱要避免經濟和就業滑出下限,并一再強調要促進內需如加快棚戶區改造、促進信息消費等等,在調結構和穩增長之間尋求平衡。
之前一直強調調結構,現在穩增長的態度積極起來。因此預計下半年經濟不會有明顯下降,全年能夠穩定在7.5%左右。
--東方證券宏觀經濟學家 邵宇
數據基本符合預期,說明中國經濟緩慢下行的趨勢還是比較明確的。也就說明不大會有政策變化的可能,即目前經濟環境下不大會有刺激政策出臺。
由于去年三季度基數低的緣故,今年三季度GDP可能會稍好。至于四季度現在還說不好。
貨幣政策預計還會維持中性偏緊的基調。盡管6月M2壓縮的力度比較大,但維持這樣的基調沒有改變,會逐步向全年目標靠攏。
高層的陸續表態都是為了建立穩定的預期,當市場比較悲觀的時候出來穩一穩。整體來看,政策還是保有其連續性的,而且政府也有信心按照既定步調繼續往下走,不管是中央政府還是央行。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 李慧勇
數據很好,符合預期,說明經濟雖然有下行壓力但在可控區間內,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改革。
此前改革的力度不及我們預期,而目前經濟既不冷也不熱,正是加快改革的好時機,提升經濟活力,釋放改革紅利的關鍵在于收入分配、金融體制改革以及破除壟斷發揮民營經濟活力。
**相關背景**
--中國總理李克強近日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平穩,主要指標仍處于年度預期的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穩中提質。但經濟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并存,經濟既有增長動力,也有下行壓力。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中國擠干貿易數據水分后的6月進出口錄得雙雙負增長,顯示人民幣升值過快及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中國外貿企業出口的影響愈發明顯,而內需的疲弱也與目前經濟仍在下行的整體態勢相吻合。6月出口同比下降3.1%,為2012年1月來首次下滑;當月進口降0.7%。路透調查預估分別為增長4%和8%。
--中國6月通脹雖略高于預期但仍溫和,持續低迷的PPI則與已公布的先行指標一道印證,當前經濟依舊底部徘徊。6月CPI同比上漲2.7%,高于路透調查的預估中值2.5%和前值2.1%,環比則持平。6月PPI同比下降2.7%,較5月2.9%的跌幅略有收窄,與路透調查中值一致,環比則下降0.6%。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表示,當前國內經濟運行中存在一些兩難、多難的問題,經濟工作任務非常繁重艱巨。必須高度關注走勢,加強分析研判,變壓力為動力,要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協調性。
--國務院常務會議稱,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形勢總體平穩,要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同時,要積極采取既穩增長、又調結構一舉多得的有效措施,著力擴大內需。此前國務院表示,在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鼓勵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