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城共建產城一體化新城鎮
園城共建打造產城一體化新城鎮
——貴定縣昌明鎮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側記
六月,貴定昌明鎮新建廣場、正在治理的鎮區新安河工程、鎮生態移民項目建設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該鎮九百戶村農民結束一天勞累后紛紛從家中走出,漫步在昌明鎮園區,串串歡聲笑語,昌明煥發出的勃勃生機,向世人展示著無窮的魅力。
龍頭帶動搭建貴定城鎮建設“金三角”
今年以來,貴定縣委、縣政府用打造“新貴定”的標準來引領城鎮建設定位,打通縣城至昌明的快速城市干道,道路全長23公里,路寬40米,將貫穿昌明經濟開發區主要規劃區域,接通貴新、廈蓉兩條高速公路。以同城化建設的推進,帶動道路沿線城關、定南、盤江、舊治、沿山、昌明等五鎮一鄉3萬畝的土地開發,為縣城南擴、昌明北進打開廣闊空間,以昌明鎮為龍頭,搭建起貴定城鎮建設的“金三角”,為構建“縣城適居、昌明適業、盤江宜游”發展格局奠定堅實,成為支撐貴定今后5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
連日來,在貴定縣昌明鎮園區Ⅲ道路施工現場上,十幾輛運輸車往來穿梭,卷起滾滾黃塵。工人們分線作戰,正加緊完成最后的工作。昌明鎮的老居民都異口同聲說:“要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去新區散步就更方便了。”
同時,利用昌明鎮是全省重點打造的30個工礦園區型、產城一體化的省級示范小城鎮之一,建好昌明鎮具有顯著的示范效應。立足規劃先行,科學編制昌明鎮小城鎮建設的各項規劃,強化東南商住、西北園區,強力推動產城互動、統籌發展,積極構建產城一體化新型示范區。目前籌資5億元投入建設,已完成市民休閑廣場建設,鎮區主干道、河道治理工程、行政中心建設、農貿市場、生態移民工程、自來水網改造、醫療大樓建設等項目正在抓緊實施。根據規劃,到2015年,昌明鎮與昌明經濟開發區產城一體化基本實現,城鎮化率達55%以上,鎮域經濟總產值達80億元以上;到2020年,全面實現與縣城的同城化發展,城鎮化率達68%以上,鎮域經濟總產值達200億元以上,實現“崛起黔中、融入貴陽、沖刺十強、全面小康”的戰略目標。
園城共建打造產城一體化新型城鎮
昌明小城鎮建設緊緊圍繞園城共建、打造昌明率先實現小康的次中心城鎮。以推進昌明經濟開發區產城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園區新建、續建項目服務,確保園區項目快速建成投產,努力把昌明建設成為以機械裝備、電子加工、食品加工、生物科技等為重點的黔中經濟區核心圈內的重要制造業基地和電子加工基地;同時,充分發揮昌明鎮的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倉儲物流、農資交易、旅游集散等第三產業,建立中小微企業扶持服務機制,不斷提高昌明鎮吸納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綜合能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堅持服務和配套貴州昌明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加快推進園區Ⅰ、Ⅱ、Ⅲ號道路及其延伸段以及四號道路、浙商產業園支道為主的園區道路網絡建設服務,不斷完善鎮區道路、供水、通訊、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民生服務設施,加快推進以九百戶村農民活動廣場、鎮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加快建設昌明鎮養老院、昌明鎮中心衛生院住院部大樓建設,不斷完善醫院、學校、文化、娛樂、體育等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以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為突破口,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整合生態移民、農貿市場、客貨運汽車站和拆遷安置小區等項目,突出群眾生活的便利性、社區功能的健全性、設施布局的合理性、商貿發展的長遠性,把城鎮發展、經營、管理相結合,全面提升昌明鎮綜合配套能力、項目集聚能力、產業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昌明經濟開發區發展壯大,實現省級示范小城鎮示范作用。同時,該縣依托交通區位優勢,積極爭取年吞吐貨運量1000萬噸昌明貨運站建設,將昌明打造成為大西南倉儲物流中心。
貴定縣在強勢推進園區建設的同時,積極探索“產城一體化”發展模式,以“園”興城,以“城”促“園”,統籌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兩大戰略,堅持以交通干線和風景名勝區、資源開發區、工業產業園區為帶動,突出民族、地域特色,提升產業支撐度,加快構建梯次分明、結構合理、點軸相連、優勢互補的城鎮體系,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通過產城一體化推進,讓一批具有產業支撐、富有地域及民族特色、環境優美的功能型城鎮呈現在人們面前。
在昌明鎮居住了幾十年的庭老人高興地說:“昌明鎮城鎮建設進度很快,一天一個變化,讓人真高興!
昌明人在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中,風順揚帆,激速爭流。昌明,將會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昌盛光明、多彩多姿,魅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