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下滑
時間:2013-5-7 10:23:35 | 信息來源:財新網 | 發布者:admin
【財新網】(記者 符燕艷)深交所5月6日發布的《上市公司2012年報實證分析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營業收入雖然總體小幅增長,但凈利潤下滑。剔除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也逐步下降,由2010年的11.86%降至2012年的8.43%,下降3.43個百分點。
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競爭性行業,且大量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因此,企業經營業績的變化能夠更加直接地反映出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問題、困難和影響。
該《報告》指出,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時,深交所上市公司庫存和資產負債水平進一步提高。2012年,剔除金融及房地產行業外的1457家深市上市公司存貨總額為8993.02億元,同比增長6.99%。非金融行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由2010年的54.91%上升到2012年的56.5%,去杠桿化壓力增加。
此外,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的背后,少數行業出現整體利潤下降甚至虧損的情形。2012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分別虧損84.1億元和4.41億元。部分前期投資擴張步伐過快、市場變化較為劇烈的行業也面臨全行業經營風險上升的狀況,比如以光伏行業。
《報告》同時指出,國內外經濟復蘇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在上升,轉方式、調結構目標的實現更加有賴于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的驅動,而要素使用效率是關鍵。但在外部需求不振、產品升級緩慢、結構性失衡以及產能過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率近兩年呈逐年下降之勢。
數據顯示,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率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上市公司集中分布的13個行業中,除住宿餐飲業、金融及房地產行業,其余10個行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效率下降問題。其中,2012年行業利潤降幅最大的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批發零售業、采礦業和制造業,面臨更為突出的效率下降問題,要素使用效率分別較上一年下降13.8%、7.3%、7%、13%和13.1%。
從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周轉效率看,剔除金融業后,2012年深市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45.39天,同比上升了 6.37天;存貨周轉天數為154.03天,同比增加12.69天。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速度的下降,也意味著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率的降低。
據深交所統計,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1%,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增長率分別為1.8%、10.36%和15.69%。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出現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11.52%,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下降12.87%、10.2%和8.34%。
分行業看,制造業、農林牧漁、采礦、交通運輸倉儲及批發和零售貿易等生產性行業和綜合行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利潤下滑,其中制造業營業收入增速由2011年的21.84%降至0.92%,凈利潤增速則由13.11%降至-22.56%。
不過,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合計1082.24億元,平均每家0.70億元,較2011年增加10.76%。就板塊而言,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有163家和172家公司的研發強度超過5%,而創業板公司的平均研發強度達到了5.41%,居三板塊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