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深鐵路深圳新城站顯雛形
位于坪山新區的深圳新城站正在建設入站鐵軌的高架。南都記者 王子榮 攝
雖然比原定的2011年的建筑完工工期晚了2年,但是廈深鐵路這回傳來好消息!深圳市交通運輸委昨日發布消息稱,廈深鐵路深圳段的交通配套工程——深圳新城站配套工程將于月底動工建設,以配合廈深鐵路年底前通車的基本需要,也意味著年底前通車的消息真的“靠譜”。
將成為綜合交通樞紐
根據規劃,廈深鐵路作為連接廈門、深圳、潮汕、惠州等地區的重要樞紐,在深圳將設有兩個站:深圳新城站和深圳北站。深圳新城站位于坪山。在開工之時,坪山站改名為深圳東站。隨著位于布吉的深圳東站投入使用,2012年年底,市軌道辦方面透露,坪山站最終改名為深圳新城站,并正式獲得了國家的批復。
據記者了解,目前位于坪山新區坪山與坑梓兩辦事處交界處的深圳新城站的施工正在順利進行當中。深圳新城站為廈深鐵路途經深圳的中間客運站,是深圳鐵路網站點“兩主三輔”格局下的輔助客運站,是集國家級鐵路、軌道交通、各種城市常規公交、出租、小汽車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由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建設中心負責的部分則是新城站的綜合樞紐工程,包括:深圳新城站橋下公交、出租、小汽車、大巴等接駁場站及配套服務設施;公共綠地及南、北廣場景觀工程。
站房有南北兩個廣場
市交委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交通樞紐遵循“快速疏散為核心,人行及公交優先”的交通理念,在總體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生態和諧、綜合開發、人車分流”的原則。在交通接駁設施布局的細節設計中,重點保障城市軌道、公交等大運量公共交通設施進出站的順暢性和與鐵路車站換乘的便利性。在總體功能布局上呈現“一軸三帶”結構。“一軸”為以新城站為中心主軸,“三帶”分別為北部的綠帶、中部的交通樞紐帶、南部的綜合開發功能帶。
據悉,項目建成后深圳新城站將成為一個安全高效、換乘便捷、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大型綜合樞紐。火車站站房將樞紐分割成南北兩個廣場,南廣場主要承擔軌道交通12號線(規劃)進出站人流接駁,北廣場主要是社會車輛、旅游巴士上下客人流和火車站進出站人流休息區域。
而在新城站的市政配套工程中將主要涉及4條道路,包括丹梓西路、站前路、和樂路、坪蘭路。為打通丹梓西路與寶龍路的交通,丹荷路深汕立交D、M匝道及連接段主線將納入深圳新城站配套交通設施工程同期實施。
征地拆遷為最大難題
南都記者了解到,深圳新城站樞紐及配套路建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征地拆遷問題,項目總拆遷量達16萬m2。為滿足與廈深鐵路同步建成投入使用的要求,項目擬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年內先期實施工程包括樞紐廣場、站前路、和樂路、坪蘭路(北段)、丹梓西路工程、丹荷路深汕立交M、D匝道等一期配套交通設施工程,一期拆遷量約為7.6萬m 2。第二階段:坪蘭路南段,因拆遷量高達8.5萬m 2納入新城站二期工程實施。
據交委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龍崗區政府、坪山新區管委會已提前介入,做了大量工作,征地拆遷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任務仍然艱巨。下一步,該中心將繼續加強與市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密切配合龍崗區政府、坪山新區管委會開展征地拆遷工作,為深圳新城站交通配套設施工程建設創造條件。
“一期的拆遷肯定能在通車之前完成,至少能保證廈深鐵路的基本需求。”據市交委建設中心負責人介紹,拆遷工作的難度大,但是不會影響到廈深鐵路如期通車。
另據悉,廈深鐵路深圳段工程累計完成投資80%,深圳段橋梁完成84 .11%,隧道完成77.66%,預計2013年底通車。屆時,從深圳到廈門只需3小時就能順利到達,而目前,深圳到廈門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汽車和飛機兩種,其中長途汽車的車程時間長達8小時,而深圳與廈門之間的直達飛機航班數量也較少。而廈深鐵路開通后,深圳與廈門的往來將方便許多。
焦點
年底通車靠譜嗎?
工地負責人:最晚明年春運前
“高架橋底下就是候車站廳,今年4月開始啟動建設,今年6月這里會鋪設鐵軌。”深圳新城站現場施工工地負責人趙先生介紹,去年6月他們就已經進駐現場,經過前期勘測后,在去年底開始進行高架橋和候車站廳的建設。由于種種原因,工程進展一度受到影響,目前他們正在馬不停蹄地建設,到時候車廳建成后,還將建設一個大的火車站廣場,當然這還涉及到拆遷等。
他說,目前廈深鐵路其他段也在緊張建設中,今年9月將全線啟動試運行,而年底對市民開放,進入運營的消息應該“靠譜”。“最晚明年春運前肯定是能投入使用的。”
探營
站房建筑主體框架成形
廈深鐵路年底就要通車了,現在建設進展怎么樣?年底通車靠譜嗎?昨日,南都記者來到位于坪山新區的廈深鐵路深圳新城站工地探營,工地項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9月啟動試運行,最晚明年春運前肯定能對市民開放,年底前通車的消息這次是“真的靠譜。”
昨日上午10時許,南都記者來到深圳新城工地,它位于坪山新區坪山與坑梓兩辦事處交界處。一座座圍繞著深圳新城站所搭建的一系列建筑群已經紛紛成形,與周邊的傳統建筑相比,這里的建筑群顯得頗為高大。而在高架橋的施工現場,固定塔吊、汽車吊頻繁起吊,一輛輛滿載的泥頭車從工地進進出出,高架橋正在建設中,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
南都記者看到,目前車站站房建筑主體框架已經成形,局部建筑二層已豎起,站房雨棚鋼結構立起,其他配套設施正在建設當中。
據了解,廈深鐵路是連接廈門、深圳、潮汕地區的重要樞紐。在深圳有坪山深圳新城站和深圳北站,深圳新城站目前由中鐵十七局集團建筑公司承建,主要包括車站站房、大屋面、雨棚、旅客活動平臺、與站臺連接的扶梯,工程合同金額約2.11億元。
深圳新城站建成后,將與深港客運專線南段福田站、深圳北站、深圳東站、羅湖火車站共同形成深圳“兩主三輔”鐵路客運樞紐布局。
觀察
通車時間一推再推 市民“興奮不起來”了
歷數廈深鐵路的建設歷程,會發現它遠比開工時所設想的曲折。在開工之時就屢次傳出多個時間表,最早的完工時間是在2010年,而至今廈深鐵路仍在建設過程當中。因此有市民坦言,聽到廈深鐵路通車的消息,“再也興奮不起來了。”
由于是目前深圳至廈門之間的唯一一條高速鐵路,廈深鐵路自開工之日起就承載了不少市民的期待。而2008年的開工儀式上曾傳出消息:2010年,預計廈深鐵路就能正式建成通車。
但是此后的媒體報道中公布的通車時間表屢次更改,從2010年一直推遲至2012年。以至于2012年底,在媒體再次公布通車時間為2013年時,引發了不少網友及市民的討論。市民李先生曾專門致電本報稱,屢次更改通車時間表,卻遲遲未見通車,廈深鐵路真的是上演“狼來了”的故事,現在再說通車,他一點興奮不起來。
是什么原因令廈深鐵路通車歷程如此曲折?南都記者近日走訪了建設方及深圳市交通部門了解到,拆遷難是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此外,由于廈深鐵路涉及的省份多、跨度廣,建設資金巨大,因此在建設方案的確定及協調上存在一定的難度。2011年,廈深鐵路也被傳出由于資金籌措困難,建設進度明顯放緩等問題。
統籌:南都記者劉凡
采寫:南都記者王成波 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