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資本新規將發揮較大邊際沖擊效應
作者 鐘華
路透北京11月7日電---中國明年初將啟用的銀行資本新規對交易對手和標的資產風險權重提高,這涉及已逾20萬億元人民幣且不斷快速增長的金融機構同業資產等債權,這對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主體、標的資產以及交易模式選擇將會產生系統性影響.
盡管初步估算出資本新規短期理論沖擊不大,影響較大的三個月以內債權收益率加權補償提高才逾80個基點(bp),但中國金融機構對資本回報的不懈追求和金融快速創新引發資產劇烈運動,尤其是金融機構同業債權在季末時點已超3萬億元凈變化量,這可能給市場主體帶來較大邊際沖擊.
這種沖擊可能因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支持而有相對舒緩,但這對追求絕對回報的信用產品交易機構,尤其是運用高杠桿交易的盯市交易機構仍可能在時點上面臨不可忽視的壓力.
定於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銀行資本監管新規被稱為中國版"巴塞爾協議III".據其規定,金融機構對央行和政策性銀行之外的其他商業銀行債權,原始期限三個月內的風險權重將從0提高到20%,原始期限3個月以上的風險權重從20%提升到25%;對其他金融機構債權的風險權重為100%.
這意味著銀行等金融機構發生同業拆借、同業存款、銀行承兌匯票等業務,就需要考慮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并重新權衡自身資本充足率水平和資本回報要求,這最終會表現為一定利差補償.
為此,估算利差補償水平就較為重要.我們按中國系統性重要銀行11.5%之資本充足率要求,并假設凈資產收益率(ROE)15%,可以估算出考慮稅收因素後的三個月以內債權收益率補償需相應提高46-230個bp之間;3個月以上債權收益率補償提高至少11.5個bp.
我們通過對其他商業銀行與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比例可估算出,三個月以內債權收益率加權補償需要提高逾80個bp.從上市銀行數據看,同業債權占整體風險資產為18%左右,以此可以進一步估算出,債權風險權重調整對上市銀行收益回報率整體影響的較大區間為8-41個bp.
總體看,上述理論估算值對金融機構影響不太大.當然,資本新規的實際沖擊還可能有別,畢竟資本新規的全部實施并非在明年初就一蹴而就,金融機構還可以資產配置選擇和交易操作中來減少影響或尋得緩沖.
我們進一步從交易層面看,金融機構同業債權主要與回購利率和Shibor掛鉤,債權風險權重的重新設定將相對推升它們的收益率水平.我們看到,金融機構同業存款、銀行承兌匯票等業務主要定價基準三個月期Shibor就從8月低點以來逐步回升,幅度達到26個bp.而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六個月和九個月,以及一年期Shibor同期走勢都相對穩定.
當然,過去五個月來三個月Shibor回升還受利率市場化的一定影響,其10月以來的進一步走升,還可能與明年中國傳統春節因素關系密切,因三個月Shibor定價品種屆時將會面臨到期,而慣常春節往往是銀行體系資金面緊張.
比較來看,中國回購利率受債權風險權重調整影響不大.一則源於回購交易債權占金融機構同業債權的比例較小,僅6%左右;二則金融機構進行回購交易操作,除考慮交易對手風險權重外,回購交易主體--質押式回購主要用國債和金融債進行質押,而其風險權重為"零;三則回購交易對手方還可以通過增加質押券種比例來規避或緩解回購利率的抬升.
當然,回購交易對手方以信用債質押,而風險權重以對手方和質押券種風險權重中低者為準,則可能有不同影響.如果對手方為銀行,則風險權重為20%-25%;對手方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則風險權重為100%,即使增加質押券種比例也不能緩釋風險.
我們對比銀行間市場的拆借利率和回購利率,資本新規對交易對手和標的資產的風險權重的重新設定,還可能會造成對拆借利率溢價水平高於相應期限的質押式回購利率溢價水平.
由於資本新規對銀行間市場交易對手和標的資產的新要求,可能推動非銀行金融機構更多參與交易所回購,令交易所回購融資需求上升,并使其波動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