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垃圾債”投資時代逐漸開啟
作者 鐘華
路透北京11月23日電---匯豐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時隔一年重返榮枯線上方,令中國經濟恢復預期進一步發酵.與利率債疲勢相比,中低評級信用債表現依舊不俗,其背後的深層動因在於追求絕對收益的債市投資者快速崛起,他們可能會推動中國"垃圾債"投資時代的開啟.
當然,中低評級信用債收益率11月以來快速下跌,且品種之間的收益率利差以及信用利差都已降至很低水平,與經濟企穩致信用風險溢價降低和流動性緊張預期紓緩有密切關系,但中低評級信用債收益率跌幅遠高於利率債及高等級信用債,充分證明追求絕對收益的債市投資者扮演的力量.
事實上,近期私募債券基金紛紛發起設立,債券投資專戶不斷擴容,以及傳統的債券投資基金發行更是如雨後春筍.這些投資者大多以創造絕對收益為宗旨,因此偏好收益率高的中低評級債券品種,并成為本輪中低評級債市走勢的最重要推手.
公開信息顯示,建信基金管理公司上周就發行高達168億元人民幣的純債基金,其中"建信純債C"款募資高達149.58億元.路透數據還顯示,目前還有國聯安中債信用債指數基金、金鷹元泰精選信用債債券基金等17只債券基金正在集中發行之中.
顯然,債券基金大規模發行建倉,使得中低評級信用債收益率暫時難以大幅反彈.如果我們從基金持倉變化歷史看,也不難發現中國信用債收益率與各類基金企業債持倉變化存在較高的相關性.當然,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年底時資金在不同賬戶轉換,以及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市場沖擊.
中國債券投資專戶、私募債券基金等一批追求高收益債券投資群體迅速發展壯大,主要是由於中國經濟金融深刻變化和以利率市場化為導向的金融改革,催生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群體紛紛從傳統金融機構和投資渠道脫離,轉向于其他更合理的資產配置以及更高的資產回報.
中國新崛起的債市投資者之所以對投資中低評級城投債等信用債有偏好,不僅源於其絕對收益率相對較高,還在於中低評級信用債能通過回購交易創造更高的杠桿收益率.
以三年期券種為例,今日上海證交所七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為2.9%左右,三年期國債收益率與之的利差水平不到10個基點(bp),三年國開債與之利差為100個bp,但三年期AA企業債與之利差則高達250個bp.
這就是說,投資者如果采取放大一倍杠桿投資操作,國債總投資收益率維持在2.9%左右,國開債總投資收益率為4.9%,而AA城投債總投資收益率則可能近8%.當然,根據交易所質押式回購標準券折算率要求,企業債低於國債水平,這使得AA城投債總投資收益率會低些,但終會遠高於國債等利率產品.
如果細分中國信用債之各個品種,還可以看到,城投債收益率為最高,企業債次之,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偏低.這也可以解釋,追求絕對收益的債券投資者為何更偏好城投債,并掀起中低評級信用債交易浪潮,甚至有市場人士表示部分信用債流動性已有超過金融債之勢.
在整體市場流動性紓緩之下,追求絕對收益的債券投資者,將推動信用債不僅與利率債的利差快速收窄,而且信用債不同品種之間的利差也達到非常低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投資者不斷追逐中低評級信用債,且對其風險顧忌較少,并非源於他們已經掌握了甄別垃圾債資產池中違約概率來獲取風險收益的利器,而是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城投債隱含著一定政府違約保護,且暫無真正違約事件發生.
當然,在不遠的未來,中國債市或許不乏能成就垃圾債之王者,但對於當前大多數致力於創造絕對收益的債市投資者來說,仍需不斷淬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