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招QE3雙刃劍 宏調難度加大穩增長方向不變
* 美聯儲推QE3加劇中國宏觀不確定性
* 可能加大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貨幣政策更趨謹慎
* 中國貨幣政策松動取決國內經濟形勢及物價
* 降息預期減弱,降準可能性仍存
作者 沈燕
路透北京9月14日電---美國祭出大規模購債行動QE3,對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而言如一把雙刃劍,在面臨通脹隨時可能反彈且經濟落底時點尚不明時,中國宏觀調控將更多取決於自身的情況.
受訪人士一致認為,QE3推出可能會加大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以及影響國際資本流動方向,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更趨謹慎,尤其是降息的可能性明顯減弱,但降準預期猶在.至于運用何種貨幣政策工具最主要取決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
"我不贊同美國推QE3對中國經濟是利大於弊的判斷,因為弊端是確定的,而且是馬上就見到的,而利卻是長遠的,并且是不確定的,還要拐很大一個彎."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對路透稱.
他進一步分析稱,中國與美國的情況是不同的,美國的通脹壓力不大,推QE3是為了就業.但中國卻不同,通脹隨時有反彈的可能,QE3推出只會加劇中國輸入型通脹的壓力,加大中國經濟復蘇的成本.
"中國的政策制訂更多是考慮自身經濟發展的情況,QE3的推出可能會影響國際資本的流動性,導致流向發生改變,可能會流向新興經濟體,而中國又是總體經濟狀況比較好的新興市場,但這些不會成為影響貨幣政策方向的主要原因."中國人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稱.
此外,QE3的推出可能導到美元對人民幣的貶值,這對中國企業的出口并不利,且這個影響是很快可以見到的,而期待QE3的推出振興美國經濟,繼而提振中國出口,這種影響和結果都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且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周四推出新一輪大規模貨幣刺激計劃(QE3),稱將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支持債券,并持續實施資產購買行動,直到就業前景明顯改善.
美聯儲的新計劃包括每月購買400億美元MBS,時間不限,直到就業市場形勢明顯改善.貝南克在證詞陳述中再次強調,就算出現經濟復蘇的證據,這項計劃也不會很快結束.加上現有的賣短買長(扭轉操作,twist operation)舉措,美聯儲預計每月在長債市場的干預規模將達850億美元,這一狀況將持續至年底.
內需不振,加之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拖累中國8月進口意外錄得七個月來首度同比下滑;出口同比增速雖較上月略升,但外部環境持續低迷,令增幅徘徊於低位.分析人士普遍預計,未來進出口狀況仍難樂觀,實現全年10%的增速目標難度不小.
**影響評價各不同**
很顯然地,相較前兩輪力度較大的QE1和QE2,此次推出的QE3力度和影響力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有所下降,尤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遠不如此前.
"政策本身就存在遞減效應,QE已經用了兩輪,現在再用第三輪,效果肯定不如以前了."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一位官員就稱,至于是否會影響國際資本的流動現在很難判斷.
上述中國人行官員也稱,中國的貨幣政策最主要取決於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剛剛公布的8月份數據不好,中國經濟到底何時見底都存在分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推出QE3的確加大中國貨幣政策的調控難度,但這應該不是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所考慮的主要因素.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從目前物價形勢看,中國8月份CPI雖有所反彈,但全年有可能會維持在3%左右,至少短期內中國不可能再出現負利率情況,從這個角度看降息的空間有限.至于降準或其它貨幣政策工具,如果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不排除使用的可能.
中國政府年初設定的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為7.5%.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反彈,同比增長2%,消費均保持平穩,但工業增加值遠遜於預期且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跌幅進一步擴大,而且進口七個月來同比首次轉為負增長,都表明三季度經濟仍處於下行尋底階段,可能促成穩增長政策繼續加力.
**貨幣政策是否跟著美國起舞?**
盡管受訪人士都提到QE3的推出會加劇中國宏觀調控的難度,但在目前中國自身面臨諸多壓力的前提下,穩定中國經濟,保持政策穩定更重要,而貨幣政策是否應跟隨QE3有所松動,專家們也表達了不同意見.
范劍平就提到,如果QE3推出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不明顯,中國沒有必要大幅調整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應該保持穩定.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一方面要穩定經濟,另一方面房價還這麼高,物價也存在隨時反彈的可能,因此貨幣政策調整要更謹慎,"不要輕易動用降息的工具,要盡量減少貨幣政策調整對物價的影響."
至于財政政策方面,他認為會保持原有基調,畢竟財政支出規模是年初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目前沒有追加擴大投資支出的必要.
著名經濟學家邱曉華就表示,美國開閘放水,中國貨幣政策也不可能太緊,需要適當松動,"否則中國很吃虧,尤其是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這麼大,需要貨幣政策的松動支持,"降息可能不大會,降準仍有可能."
但他也提到,雖然經濟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但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先把自身的經濟穩住,至于政策選擇方面,更重要的是多管齊下和真正發揮政策的實際效果.
為穩定經濟,中國已加快基礎建設投資,同時出臺穩定外貿的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以及結構性減稅等諸多舉措.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本周天津召開的達沃斯會議上明確表示,中國經濟增長仍在預定目標內,有望進一步趨穩,而且"穩增長"彈藥充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