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車禍20名遇難者名單公布
兩臺吊車在車禍現場清理被燒毀的臥鋪大巴。 新華社發
幸存者王咸澤接受記者采訪。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運輸集團獲悉,8月26日凌晨在陜西延安發生的特大交通事故中遇難的36人中有20人的姓名被確認,包括至少5名女性,其中內蒙古籍5人,四川籍5人,陜西籍1人,河南籍1人,其余8人戶籍地尚未確認。
8月26日2時18分左右,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安塞縣境內的包茂高速安塞服務區附近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輛滿載旅客的雙層臥鋪客車與一輛運送甲醇的重型罐車發生追尾碰撞,隨后燃起的大火導致客車上36人死亡,3人受傷。
目前,呼和浩特運輸集團已成立事故善后處理小組,陸續展開善后工作,已接待安撫乘客家屬20余人。據了解,由于相關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工作還在進行中,賠償等工作還未展開。
呼和浩特運輸集團也發出公告,請乘坐8月25日16時10分由呼和浩特市發往西安的0561次班車乘客的家屬及時與事故善后接待組聯系,電話04716287572和04712252749.
又訊延安車禍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組昨日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目前善后工作正在進行,力爭在一周之內完成善后處置。遇難者的賠付標準還沒有確定,但是已經有初步方案。
延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龐輝介紹,針對36名遇難者,當地分別成立了36個工作小組,每組3個人,其中安塞縣2人,內蒙古方面1人,雙方統一工作方案,共同進行遇難者家屬接待、賠付談判、情緒安撫和矛盾化解等工作,確保賠付補償工作順利進行,力爭在一周之內完成善后處置。
龐輝說,遇難者的賠付標準還沒有確定,但是已經有初步方案。已與內蒙古方面共同協商,制定賠付方案,確定具體賠償標準,籌集賠償資金,由呼和浩特運輸公司一次性撥付給延安市交警支隊,保證賠償資金及時賠付到位。
回憶
幸存者王咸澤:
唯一能打開的窗戶救了三條命
據新華社消息,左小腿輕傷的重慶籍乘客王咸澤在靖邊縣靖京中心醫院接受治療。
當日在陜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中生還的3人均有不同程度受傷,其中2人在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救治。另一名傷員王咸澤初步診斷為左小腿皮膚裂傷,神志清楚,傷勢較輕。
王咸澤,50歲,重慶云陽縣人,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從事建筑施工工作。
王咸澤回憶,當時他睡在最后一排左側的上鋪,左手邊就是窗戶。這是這個客車唯一能打開的一扇玻璃窗戶。在乘車的過程中,他想看窗外的景色,就把這扇窗戶推開,之后又合上,但是留了一個一指長的縫,沒想到這個縫隙最后救了他。
上車后半小時,王咸澤進入夢鄉,不知道此后發生的一切。
客車與大貨車撞擊后,劇烈的爆炸聲將王咸澤驚醒。他覺得巨大的氣浪壓來,非常難受。
這時候,他聽到周圍的人發出幾聲驚叫,隨后他也驚叫了幾聲。他甚至還感覺自己短暫昏迷。當有意識的時候,他一摸自己的身體,發現沒有受傷,就兩手將身體撐起來。
這時候,車的前面烈火熊熊,車廂內濃煙籠罩,在外面漆黑的夜色中,王咸澤什么也看不到了。
他想到逃避,但發現腳不聽使喚了。他強行推開并沒有合上的窗戶,用兩手將雙腳搬出窗外,之后,他雙手拉著車廂邊沿,墜下兩米多高的車廂,掉到了車外的地面上。在墜落中,他腿部的軟組織受傷,隨后緩慢地挪動著離開。當他坐在馬路邊的石凳上回頭望的時候,烈焰已經逐漸將客車包圍,火苗由車前側逐漸蔓延到車后。貨車載著的甲醇流入了馬路邊的排水溝,排水溝也燃起了大火,比客車車身都高。
在王咸澤身后,另兩個人逃出了車廂,但都被嚴重灼傷。27歲的魏雪梅重度燒傷35%,42歲的張世雄特重度燒傷52%.兩人先被送到了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后在昨日下午被轉診到西安市西京醫院。
在他們身后,其余的30多人被死神吞噬。王咸澤的一萬多元現金和一個裝著他四季衣服的大皮箱化為灰燼。
王咸澤逃出車廂的那時候,正開車從西安回榆林市靖邊縣的任治忠路過此地。任治忠看到包圍客車的火焰有四五米高,貨車尾部的火焰也有一兩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