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水立方運營壓力巨大 水上公園幾近荒廢
“50元的門票太貴了,就是一個體育場,里面也沒什么好看的。”初次來北京旅游的吳先生在鳥巢門口對《投資者報》記者如是說,雖然他對鳥巢、水立方贊嘆不已,仍然不愿意掏50元進去參觀。
據了解,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后不久,“鳥巢”、“水立方”的游客數量曾一度超過故宮等傳統熱門景點,門票收入一度占到經營收入的70%~90%,隨著時間推移,這一收入占比已滑落至40%~50%。
“奧運會場館經營確實是世界性難題”,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體育場館經營研究專家林顯鵬教授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的奧運場館經營在短短幾年內基本實現盈虧平衡,已經算是不錯了。”
世界性難題之難
1972年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在奧運會結束以后,每年的運營維護費用平均達到3000萬美元。1988年漢城奧運會建設的奧林匹克公園盡管規模較小,但奧運會結束以后每年的維護費用也超過800萬美元。
在奧運場館維護方面,虧損最為嚴重的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3年一年當中奧林匹克公園運營支出為1.39億澳元,收入僅為5443萬澳元,虧損竟達到8539萬澳元。
北京奧運主要場館“鳥巢”、“水立方”的業主方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曾公開表示,造價高達35.96億元的“鳥巢”,每年的基本運行維護費用達到8000萬元,每年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近1億元。
大體量、高成本使得鳥巢無法承接中超賽事,而普通演藝活動的觀眾數量一般很難達到鳥巢9萬容量的規模,所以不會選擇鳥巢。北京市國資公司董事長李愛慶給《投資者報》提供的數據顯示,鳥巢三年多時間,舉辦社會公益、文化演出、商業推廣等各類大型活動總共只有61場。
“奧運場館主要用于承接重大體育賽事,體量很大,功能比較單一,建設又相對集中,使得奧運場館的賽后利用難度非常大,經營和開發奧運場館賽后資源是每個主辦城市都面臨的重大挑戰!绷诛@鵬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李愛慶近日以郵件形式接受《投資者報》采訪時坦言, “鳥巢”、“水立方”場館運營面臨著較大經營壓力。
他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兩大奧運場館體量大,運營和維護成本較高,參觀門票收入占比過高,收入結構存在潛在風險,缺乏大型持續性比賽,冠名權等無形資產開發受制約。
“多數主辦城市都力求辦成歷史上最好的奧運會,在體育場館建設過程中求大求全,場館建設規格普遍較高!绷诛@鵬甚至將其形容為“奢侈成風”。
他的研究表明, 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其場館建設的規格均超過國際奧委會規定的2012年奧運會的場館建設標準。“雅典奧運會場館建設過程中實際支出比預算高出30%~50%!
位于順義馬坡鄉的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當時是皮劃艇、賽艇項目比賽場館,建造費用5500萬美元,超國際奧委會2012年場館建設標準2800萬美元近一倍。如今幾乎荒廢。
許多主辦城市對奧運場館建設規劃不夠,尤其對奧運場館賽后利用和需求考慮不足。北京奧運場館是在奧運結束一年之后才開始考慮經營規劃的問題。而悉尼奧運主場館的閑置時間更是長達三年,才有公司接受。林顯鵬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無形資產經營是關鍵
“在過去三年中,鳥巢累計接待游客1623萬人次,舉辦社會公益、文化演出、商業推廣等各類大型活動61場,累計運營收入8.3億元;水立方累計接待游客850萬人次,舉辦社會公益、文化演出、商業推廣等各類大型活動310場,累計運營收入3.56億元。2011年,兩個場館都取得了現金流平衡,特別是水立方還實現了盈虧平衡!崩類蹜c對目前的經營成績感到自豪。
據北京國資公司下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奇勇透露,2011年,水立方的自營收入約為8800萬元,其中包括在跳水、短池和花游3項國際賽事中獲得的北京市體育產業引導資金960.20萬元。但包括場館維護、二期資產折舊、能耗等在內的成本費用稅金總計卻達到了9929.9萬元。其中,水立方每年的能耗、場館維護和勞動力成本共計5756.32萬元,占總支出比重的58%。
林顯鵬告訴本報記者:“像鳥巢這樣的奧運主場館在5年內游客人數逐漸下降是一個正,F象,奧運場館賽后利用一定要重視從場地提供者向內容提供者進行轉變,策劃組織一些有獨創性的賽事和活動。”
林顯鵬說,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大型體育場館擴大經營效益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擴大無形資產的價值。歐美主要發達國家70%的大型體育場館都售出了冠名權。悉尼奧林匹克公園主體育場奧運會后一直虧損,將冠名權賣給Telstra公司以后主體育場才開始盈利。
然而,北京市政府擔心對“鳥巢”、“水立方”進行商業冠名會引發大量的社會爭議,不愿接受商業冠名。
目前,在北京具備多用途模式的19個奧運場館中,只有五棵松體育館進行了商業冠名。2011年1月21日,萬事達卡取得5年冠名權,五棵松體育館正式更名為“萬事達中心”。北京五棵松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國今嬌曾公開表示,目前冠名和商業贊助收入占到萬事達中心總收入的70%-80%。
“場館瘦身”也是解決經營困難的一個選擇。國際奧委會成立了“奧運會研究委員會”(Olympic Games Study Commission)專門研究如何控制奧運會的規模,科學合理地規劃和建設奧運場館問題,推動奧運場館建設瘦身!皞惗貖W運場館建設中盡量少建永久性場館的思路是科學的,務實的!绷诛@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