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科技創新不能是“紙上的成果”
摘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導向的科研體制改革方向。傳統科研體制的一個弊病就是政府在科技資源配置上大包大攬,沒有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昨日,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在中山市古鎮召開,傳達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部署全省科技創新和加快專業鎮轉型升級各項工作。
傳統科研體制的一個弊病就是政府在科技資源配置上大包大攬,沒有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的作用。過去有的科研創新,可能是用來評獎、用來評職稱的,著眼于怎么出實驗數據,怎么出新的提法、觀點、論文,而沒有真正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成了“紙上的成果”。
廣東之所以能在全國走在前面,就是當年全國有各種各樣框框的時候,廣東沒框框,噼里啪啦就干起來了。現在人家的框框都少了,我們要框框更少才行。
———汪洋
南都訊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導向的科研體制改革方向。傳統科研體制的一個弊病就是政府在科技資源配置上大包大攬,沒有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昨日,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在中山市古鎮召開,傳達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部署全省科技創新和加快專業鎮轉型升級各項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主持了會議并作總結講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傳達了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省委常委、秘書長林木聲出席了會議。
談科研體制市場缺位使整個科研體制僵化
汪洋指出,要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的精神為契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率先建成創新型省份。2011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96%,汪洋表示,力爭到2015年,這一比重要提高到2.3%.
汪洋表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導向的科研體制改革方向。傳統科研體制的一個弊病就是政府在科技資源配置上大包大攬,沒有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市場的缺位,使整個科研體制僵化,科技創新缺乏活力。過去有的科研創新,可能是用來評獎、用來評職稱的,著眼于怎么出實驗數據,怎么出新的提法、觀點、論文,而沒有真正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成了“紙上的成果”。
汪洋說,由于歷史原因,我省重點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相對較少,科研力量相對薄弱。但我省市場經濟發育早、市場機制比較完善,各類社會資源和企業參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高,這是最大的優勢。
他一再強調,廣東省科研體制改革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科技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吸引、聚集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到廣東創新創業,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對于政府主導的創新資源,凡是能夠通過市場進行配置的,都要采取市場機制,通過競爭實現最優配置,使政府創新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談政府放權評價機構不能成為“二政府”
汪洋在講話中提到,近日省政府取消、轉移、下放了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目的之一也是降低科技創業的市場門檻。“如果市場準入這么多、進入條件這么難,比爾·蓋茨都干不起來”,汪洋說,像比爾·蓋茨這樣的創業者,有個想法、有個主意就干起來了。
汪洋說,有人問中國能不能出現喬布斯?其實喬布斯也好,比爾·蓋茨也好,都是在這種比較寬松的市場(環境)才能冒出來的人。“廣東之所以能在全國走在前面,就是當年全國有各種各樣框框的時候,廣東沒框框,噼里啪啦就干起來了。現在人家的框框都少了,我們要框框更少才行”。汪洋強調,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年政府手里有錢了,就這也來干那也來干,否則會造成市場“擠出效應”。要讓市場氛圍更活躍、更寬松,才更有利于創造。
汪洋還指出,在大部制改革中,有些地方把工業、科技、信息化等職能整合在一起。要讓科技在經濟發展中更好發揮作用,而不是削弱科技在政府地機構中的領導力量。在大部制的改革中,要整合相關科技力量,充分發揮科技組織在促進自主創新中統籌協調和組織作用,“科技還要唱主角”。
在談到建立健全科技項目的決策、執行、評價機制時,汪洋說,注意到近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很多部門把評比的職能都轉出去了,但要建立相對公開、互相監督的機制。“不管轉到哪兒,確實還是要有監督。轉出去,要監督,要公平,還有一個過程。評價機構也不能變成‘二政府’,得讓它獨立自主,公平公正公開”。
比較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全國第二
昨日省科技廳還公布了此前對廣東科技創新發展情況的分析報告,報告選取國內經濟比較發達、創新能力較突出的江蘇、浙江和山東作參照,從創新綜合要素、科技投入產出要素等對我省科技創新進行了分析評價。報告顯示,到2011年,廣東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二,科技進步水平位居全國各省區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