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粵海街道協管員涉黑 大收保護費
如何在服務外包的情況下加強協管員的監管,是擺在基層單位面前的一道難題。南都記者陳以懷攝
被小販刺死的協管員龔波。資料圖片
相關報道:
水火豈能相容?在南山區粵海街道辦,卻上演了一出“水火相容”的荒誕劇:黑勢力寄居政府基層單位,身披“城管協管員”的外衣,干的卻是上街收保護費、容留非法擺賣等違法行為,在該涉黑團伙寄居期間,粵海街道辦、區城管局等部門竟集體失察,街道辦以每月11.5萬元的外包費用,雇傭該團伙為害片區達一年之久。
據警方介紹,其間該團伙一成員被燒烤攤主捅死,其家屬還一度要求政府給死者“烈士”身份。
引狼入室
粵海街道建成區有18平方公里,但執法隊員只有14人,現實情況迫使街道辦必須借助外力,購買服務
這個沒有花名的涉黑團伙,如同《無間道》中劉德華飾演的角色一般,2010年完成漂亮的一躍,寄居粵海街道辦。據南都掌握的一份中標通知書顯示,粵海街道辦通知匯運豐實業公司,獲取南山沙河西路—東濱路—南海大道—登良路的亂擺賣協助清理權。
沒想到,這間公司竟暗藏一個涉黑團伙,該街道辦花了一筆錢,卻引狼入室,將黑惡勢力雇進了南山區最繁華的核心區。這片區域包括南山核心商業區海岸城和粵海街道辦本身,甚至在2011年深圳大運會開幕式的舉辦地———深圳灣體育中心———也包含在內,開幕式舉辦之時,就是該團伙春風得意之時。
根據購買合同,匯運豐公司派出的人員,將負責協助清理整治亂擺賣、超線擺賣、亂堆放等違法行為,積極宣傳城管法律法規,并承擔街道辦安排的突擊行動和專項整治任務,該公司需派出19名人員上崗,為此街道辦將支付57萬元的服務費,合同期為一年。
依據雙方購買服務協議,20多名身強力壯、身穿迷彩服的男子,從2010年12月起,出現在南山核心城區履職,他們通常的交通工具為,掛有城管標示的摩托車或電動車。
對于引入該支隊伍的起因,粵海街道辦將之歸結為“西鄉模式”。為破解基層城管執法任務重、人力少的難題,2007年寶安西鄉街道通過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方式,引入市場力量參與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009年12月9日,粵海街道辦引入了“西鄉模式”,試圖透過駐點看守,以守為主,強力整治亂擺賣和夜間燒烤檔等城市“頑疾”。
相比街道辦相對宏大的解釋,時任粵海街道辦執法隊大隊長馮雨的解釋則通俗得多:粵海街道建成區有18平方公里,但執法隊能上街的執法隊員只有14個人,現有力量根本管控不了如此大的區域,現實情況迫使街道辦必須借助外力,購買服務。
根據制度設計,這些外聘的服務人員沒有執法權,他們只能巡查、宣傳城管法規,發現亂擺賣后必須上報街道辦執法隊,在執法人員到場的情況下才能協助查處,用馮雨的說法,甚至他們騎掛有“城管”標示的摩托車,都屬違規行為。
為非作歹
這支20多人的隊伍,大肆驅趕小販,霸占攤位,向攤販收取“保護費”
但事實上,街道辦顯然對這支以張強為首的隊伍失去了控制,更何況這是一支帶著使命寄居進來的涉黑勢力。
在監督缺失的背景下,這些身穿迷彩服、腳蹬“城管”車的城管協管員,如同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開始在當地為非作歹。每月2 0 0 0來元的正規收入,不是涉黑團伙想要的“菜”,這支2 0多人的隊伍,借城管之名,大肆驅趕小販,霸占攤位,向攤販收取“保護費”,攫取非法利益。
而當地老百姓,也將這些身穿迷彩服的壯漢看成了城管執法隊員,要么按月繳納一筆保護費,得以在協管員的庇護下從事亂擺賣,要么就趕緊收攤走人。許多沒有選擇權的小生意者,只得忍氣吞聲地逐月繳納數百至千元不等的保護費。
據南山警方披露,目前專案組核實該犯罪組織實施的刑事案件25宗,其中包括6起故意傷害案,9起尋釁滋事案,7起敲詐勒索案,1起聚眾斗毆案,1起非法持有槍支彈藥案。而更多的被害者,在該團伙被端的背景下,依然選擇不出聲,為此南山警方發出了舉報的呼吁。
昨日下午,記者進入曾被該團伙勒索15萬元的山某天酒樓,希望該酒樓老板能站出來講述被勒索的過往,但在一番溝通后,該酒樓老板依然拒絕露面。
“張強已經承認他曾經勒索過一個攤檔,但當我們去取證,被脅迫老板依然不敢承認。有些經營者即使愿意介紹情況,但也不敢簽名,說是害怕報復。”參與抓捕和取證的警察說,這說明該團伙在當地的隱性影響力已經非常巨大。
監管失控
馮雨說,他從未接到過投訴,也不知道有收保護費的問題
涉黑團伙寄居街道辦,披著城管協管員的外衣,在當地為非作歹長達一年時間,但在昨日采訪中,粵海街道辦的辦公室主任和執法隊隊長,都對該支隊伍諱莫如深,聲稱具體情況不了解。現任執法隊長稱,自己上任才數月時間,對之前發生的事情,并不知情。街道辦下轄的執法隊,正是城管協管員的直接指導和監管單位。
前任執法隊長名叫馮雨,現已平調至南山區城管局監察大隊大隊長職務,不僅如此,其如今負責的工作還是指導南山區各街道的城管協管員外包。
相對街道辦管理層的“不知情”,馮雨昨日卻主動出聲,他表示,當時街道辦的確雇傭了這支隊伍,但對于購買回這支服務團隊的總人數,馮雨卻不清楚,他也從來沒有整體檢閱或視察過這支隊伍。
至于監督職責,馮雨表示,作為執法隊大隊長,他是通過業務完成量來考核協管員的工作,當記者表示應上崗人數46人和實際在崗人數25人相差巨大時,馮雨驚嘆道:“差那么多人嗎?我真不知道。”
“砸攤和收保護費肯定不行,但我從來沒有接到過此類投訴。”馮雨說,匯運豐公司購買服務的一年期間,他從未接到過投訴,也不知道該支協管員隊伍有收保護費的問題,他甚至表示,自己平時要求特別嚴格,如果當時發現收保護費情況,不要說第二天,協管員過不了當晚就得脫衣服走人。
“我可以負責任地講,我沒有抽過他們一根煙,也沒有收過他們一分錢。”馮雨說,匯運豐公司參與投標自己未參與,該公司中標是采取抽簽方式,自己作為執法隊長回避了整個過程,因此肯定發揮不了影響力。
支出疑云
匯運豐公司應聘請協管員46名,但事實上只聘請了25人,每月有4.1萬元的費用,去向不明
根據南都掌握的合同,粵海街道辦是以57萬元的價格引入該支人數為19人的隊伍,但據深圳媒體昨日報道,在此后的實際操作中,粵海街道支付的服務費卻又大幅提升,按照每月11.5萬元的購買費用,街道辦實際支付了138萬元,與此對應的是,匯運豐公司應該聘請協管員46名,每人每月工資2500元。
但蹊蹺的是,該公司事實上只聘請了25人,每人月薪2000元,每月多出來的6.5萬元,除羅某波、尹某峰、張強每人分得8000元外,剩余的4.1萬元,去向不明。盡管該案偵破已有一段時間,但直到昨日,依然無人能夠解釋清楚,每月神秘失蹤的4.1萬元,進了誰的荷包。
據南都記者了解,深圳市紀委已經介入調查該起案件,深圳市高層也對該案作出專門批示。
對于已被證實的違法情況,馮雨表示,對于協管員隊伍實際是涉黑團伙,他表示很震驚,同時也會進行反思。
粵海街道辦綜合執法隊隊長楊敏昨日也承認,街道辦黨委認為這是一個教訓,正在認真反思,而購買服務是新興事物,如何對外包公司進行監管,以前做得確實有欠缺,今后對于協管員隊伍,一定會加強管理。據了解,在合同到期后,街道辦并未與匯運豐續約,目前該片區的城管協管員,屬于另外一間公司。
昨晚,粵海街道辦發出通稿稱,張強是深圳市匯運豐實業有限公司員工,勞動關系在該公司,日常管理由該公司負責。街道辦對“三打兩建”工作中打掉盤踞在轄區的張強涉黑團伙表示堅決擁護和支持。
■延伸調查
死者龔波的雙重身份
小販被指為“黑社會”
龔波,1979年出生,湖北人,年輕時在山東當過三年兵。他個子高大,身材魁梧,退役后,主要是做保安之類的工作。家屬稱,2010年時,龔波才謀到一份城管協管的職業。
2011年9月9日晚間,喝過酒的小販趙某強用刀將龔波捅死。近日趙某強已因故意傷害罪,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案件剛發生時,龔波的多名同事均目睹龔波被捅死的一幕。其中還有三人也不同程度受傷。他們指責說,行兇的趙某強,外號叫“強強”,是“黑社會”,在當地頗有名聲,靠收取攤販的保護費為生。
他們懷疑,因為趙某強所罩的小攤遭到他們的勸阻,所以激怒了趙某強,趙某強遂動刀殺人。
對于龔波的遇害,同事們顯得非常氣憤。他們回憶說,龔波是他們小隊的小隊長,平時對他們都不錯,他們平時工作亦非常謹慎,對待小販,都是文明勸阻,從不掀攤打砸。
庭審被指收保護費
龔波被刺案,此后也進入司法審判程序。此前被龔波的同事指稱為黑社會的趙某強,在法庭上反而稱,是龔波要向他收取保護費。檢方指控稱,趙某強與另一男子在當地經營了一個燒烤攤、一個麻辣燙攤位。
庭審過程中,趙某強指稱,事發當晚,他并不在攤點上,但是接到合作伙伴的電話,稱攤點被掀翻。由于當時他喝了酒,便立即致電龔波,要與龔波面談,見面后發生血案。
趙某強稱,他之所以氣憤,一是喝了酒,另一個是認為遭遇了選擇性執法。他指稱,龔波等人在當地向小攤販收取保護費允許小販夜間擺攤,而他本人沒有繳納,所以遭到暴力執法。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中亦認為,龔波一方清理趙某強無證開設的燒烤攤檔,過程中處理方式有不妥,是引發本案的一個因素。不過,法院的審判中,并未涉及到龔波等人是否有收取保護費的行為。
妻子仍要為他正名
不過,根據近日南山公安分局通報的情況,有證據顯示,龔波涉黑。龔波的遺孀林某仍不認為龔波涉黑、有收取保護費等違法行為。
兩人在2010年相愛。林某稱,在龔波被捅身亡之前,兩人交往一年多,她感覺龔波很誠懇,人很老實,對她很疼愛,方才接受了他。案發之前,她從未聽說龔波參與過打架等惡性事件。
他們在2011年1月領取結婚證,4月份拍攝婚紗照,準備在10月8日擺酒。但龔波未能等來婚宴,就于當年的9月9日被捅身亡。在那之前幾天,林某已檢查出有大約6周的身孕。龔波去世之后,林某仍然決定把孩子生下來。現在這個孩子差不多兩個月大。林某以及父母帶著這個小孩。
對于龔波被指涉黑的事,林某表示難以理解。她說,記憶中只有龔波忙碌的樣子,尤其在大運前夕以及大運期間,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工作,人都曬得烏黑,但是收入微薄,僅供糊口。她說,龔波身后的銀行卡內僅有存款420多元。
南都記者曾到過他們租住的小樓,小樓位于南山,外表破敗,走廊陰暗。所租的為一間單身公寓,房間不足30平方米,每月租金1300元。
“如果他是‘黑社會’,我們哪會過得這么差?”林某說,她仍然要為龔波正名,她保留了一些龔波的工作日志,以及獻血證等,“我想讓兒子知道,他的父親不是‘黑社會’。”
◎鏈接
龔波事件
在張強勢力侵入街道辦之時,去年曾經發生過引起廣泛震動的龔波事件。2011年,龔波的人事關系實際上隸屬于匯運豐實業有限公司,該物業公司承包了粵海街道南油片區的部分城管工作,龔波便成為一名城管協管員,并且是所在小隊的隊長。
平時,龔波等人駕駛電動車(涂有“城管”字樣)在該片區巡邏。而在今年被打掉的一個涉黑社會犯罪團伙中,龔波即為該犯罪組織的一名骨干成員,城管協管員只是其一個掩飾身份。
2011年9月9日22時30分許,龔波、林景丹、孫天兵、張旭光等人駕駛標有“南山城管”字樣的電動車到南山區后海村開展協助清理亂擺賣工作,對被告人趙某強開設在后海村第二統建樓下的燒烤攤檔進行清理。工作中,龔波將被告人燒烤攤掀翻。
雙方因此發生爭執,其間趙某強用刀刺死龔波,為此龔波家屬向街道辦提出包括賠償費、幫其遺孀找工作、給予龔波“烈士”稱號等一系列訴求。今年7月10日,趙某強剛剛被判無期徒刑,但數日后,南山警方卻宣布,龔波為涉黑團伙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