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預期下調 降息呼吁泛起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5月21日在報告中稱,調低后的增速仍高于目前市場的平均預測。基于這樣的狀況,她預計中國將出臺更多刺激政策,包括兩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人民幣對美元不再升值,以及更多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及國企主導的制造業投資。
如此,GDP增長可望在三、四季度迎來明顯回升。
這一降息預期與高盛高華一致。高盛高華已將中國二季度 GDP增速預測從 8.5%下調至7.9%,將今年全年增長預測從8.6%下調至 8.1%。
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認為,宏觀政策在下一階段將有更為明顯的放松,實體經濟環比增速將有所加快。今年下半年基礎設施投資支出將加速增長、銀行借貸開始提速,同時預算內財政支出也將小幅上升。
他建議,央行應通過進一步下調存準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令銀行間利率保持低位,從而促使降低貸款利率,有效貸款利率的降低應該能夠刺激更多借貸行為。應該以基本對稱方式下調基準利率兩次,每次25個基點。降息的具體時間可能在今年下半年CPI通脹率降至3%或更低之后。
作為官方咨詢機構的國家信息中心也建議降息,但非對稱下調利率,理由是當前PPI持續走低相應抬升貸款實際利率,使得實體經濟有效貸款需求趨弱。
國家信息中心近日發表報告認為,可考慮下調貸款基準利率或適當放寬貸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并著力清理和規范銀行貸款各種收費,大力緩解企業過高的融資成本。同時,目前CPI回落的基礎并不穩固,為穩定居民通脹預期,保持現有存款基準利率水平。
不過,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由于執行利率高于基準利率的比例占到66%,因此下調貸款基準利率的意義有限。他建議更多依賴投資。
國家信息中心還提出,要根據外匯占款增長變化,適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保證適度的社會流動性總量,同時釋放適度寬松政策信號,打消市場主體的緊縮預期。在通脹壓力減弱、經濟下行風險上升的背景下,應保持社會流動性總量微松,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此外,還需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對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的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項目要力保按時開工;對購買首套住房的自住性購房需求和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宅的建設要給予支持。
總體上,國家信息中心認為,當前經濟減速主要是房地產調控和外需減弱等因素造成的,是產業轉型升級期必須面對的陣痛,而當前就業狀況較好,因而沒必要過于擔心經濟增速適度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