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幸福感 深圳倒數第一
“五一”勞動節前,中國人民大學和工眾網聯合發布的調研成果顯示,中國農民工的幸福感從多個維度看都顯著低于國外體力工作人員。從幸福感的角度,幸福感最高的前三位是泉州、青島、長沙,幸福感最低城市是深圳,其次是東莞、上海。
南都記者近日走訪了特區外近百位勞務工,問卷調查和微博調查結果顯示,80%的勞務工對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滿意,僅有20%的勞務工感到生活很幸福,約70%的勞務工覺得生活沒有方向看不到未來,30%的勞務工認為生活滿意精彩有趣。
在深圳市關愛協會心靈援助中心咨詢師向林看來,深圳勞務工幸福指數低和這座城市外來人口多、生活節奏快有很大關系。“從臨床上來看,壓力大、沒有安全感是影響幸福指數的主要因素。”向林稱,外來勞務工當中以年輕人居多,他們共同面臨著來自工作和婚姻家庭的巨大壓力,其中,關外工廠員工投訴最多的是工廠通過種種辦法使員工工齡清零,而女員工傾訴較多的則是來自男上司的性騷擾,由于法律意識不強,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擔心、害怕和焦慮的情緒。據了解,為給更多勞務工創造免費心理求助的機會,深圳市關愛協會目前已在福田和鹽田設立心理咨詢志愿者服務中心,反響超出預期,接下來該協會將在全市各區布點,同時計劃走進工廠免費舉辦“心理大講堂”講座。
“心理壓力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向林表示,一個人情緒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作,近年來關外一些企業負責人也逐漸意識到這一點,開始在廠區設立圖書室、健身房等文化活動場所,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希望能夠得到推廣。據向林介紹,一份最新的心理健康報告顯示,跑步是最好的減壓方式,該運動簡單易操作,非常適合外來勞務工。
80后打工仔:希望再過幾年回老家開店
●姓名:李思宏●籍貫:廣東梅州●出生年:1983年●來深時間:12年
李思宏一邊洗車,一邊接受南都記者的訪問。“生活在深圳,感覺幸福嗎?”李思宏搖了搖頭,從17歲離開家鄉梅州來到深圳,這已經是第12個年頭了。李思宏今年29歲,是深圳市車驛會汽車服務中心的一名維修工,物價飛漲,讓李思宏感覺生活在深圳壓力越來越大。
29歲的李思宏有一個7歲的兒子在老家梅州讀一年級,他和老婆月收入加起來約七千元,每月給家里寄回去2000元,剩下的交房租水電過生活。從2000年來到深圳至今,令李思宏感受最深的是物價的上漲令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以前500元能從超市里買回來很多東西,現在500元去一趟超市很容易就花光了。
“總體消費比以前上漲了許多,現在覺得錢不值錢了。”李思宏自2002年至2007年一直在中汽南方做維修工,原本有機會通過考技術等級而入戶,經過一番思量他也決定不要深圳戶口。父母不習慣深圳的水土,兒子在深圳讀書也讀不到好學校,倘若一家人在深圳生活家庭開支則更大了,壓力讓其不能承擔。(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做一名汽車維修工每月工資在4000元左右,一個月只休息3天,遇上五一十一這樣的節假日,洗車修車的活更多,基本上也沒有休息。在汽車維修這一行干了12年,李思宏也算是老手了。“老家在梅州畬江鎮,再過幾年,希望自己能夠回家開一家汽車維修店。”早些年和妻子來到深圳時節假日還會四處走走,去海邊玩玩,現在工作成了兩口子的工作重心,節假日不多,玩也提不起興趣來。
85后打工妹:來深圳6年我想要一個答案
姓名:陳婷 籍貫:湖南湘鄉 出生年:1988年 來深時間:6年
24歲的陳婷2005年17歲時就離開了家鄉,2006年來深圳。“那時候其實不想出來,但家里情況不好不得不出來”,陳婷中專技校畢業后先是在佛山打了近一年工后,投靠深圳的堂姐。陳婷來深圳前同樣也有夢想,就是攢錢繼續讀書,“爭取考上大學”。
陳婷一開始在堂姐工廠上班,工資一千多塊一個月,但五天8小時工作制相對輕松。有時候還向工廠內刊投稿賺些稿費,再加上省吃儉用有些結余,一部分拿去培訓電腦,一部分就寄給家里。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年,仍想上學的她辭職準備自學考大專。
陳婷在備考中認識了一個上過大學的朋友,“當時感覺他的狀態和我之前差不多,都是在給別人打工”,她又覺得學歷不重要能力才是根本,于是她又投身了當時十分流行的直銷行業。從直銷行業出來后陳婷回老家在爸爸的工廠做了一年,感覺已經不習慣家里生活的她還是覺得深圳更適合自己,于是在2011年就又回了深圳,現在還是在一家工廠打工的她有了手機相機和電腦,車子房子卻已經很少去想,考了華南師范大學的大專,她覺得6年前想上學的夢想還是要繼續實現……
陳婷說她近來一直在思考一句話:來深圳六年,我想要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是什么,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就覺得現在每天有事做很充實,自己也應該在成長。關于幸福感,她覺得沒有機會去旅游,好好看看深圳,消費偏高,沒有條件和能力去享受深圳的幸福,付出并未換來一個有歸宿感的心靈。她覺得,“幸福感包括事業,生活,學習,能力,家庭,還有與社會各界一個交流與互動”。
90后打工仔:深圳還是缺少人情味
姓名:王明飛 籍貫:湖南邵陽 出生年:1990年 來深時間:3年
22歲的王明飛2009年高中畢業時沒考上大學,因為父親在深圳打工,他便也來了深圳。王明飛說當時來深圳前的夢想,就是先通過幾年工作,積累一定的資本和經驗,再自主創業當上成功人士。
王明飛第一份工作在父親所在位于觀瀾的一家香港服裝廠。這份工作帶給他的大多是苦澀的回憶,“加班多、工資低、最重要的是吃不好”,食堂很少有肉,素菜沒有油,很多時候都吃不飽。
王明飛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富士康,相比第一家工廠,富士康工資翻了倍,工作時間相對也固定一些,吃的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剛開始感覺不錯的他在第二個月就買了部手機。不過就在第三個月,他的工資卡在出租屋里被盜了,前兩個月勞動的薪水付之東流,剛好又到了冬天,都沒錢買被子。(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在富士康的生活日漸穩定下來了,不用餓肚子的王明飛又重拾了自己的夢想,他先是報了大專預科班,畢業后又自費上了大專,現在已經讀了兩年,如果可能的話,他以后還是想創業。
在王明飛看來,“深圳還是缺少了一些人情味”。他說自己在出租屋里住了一年半,左右鄰居一個都不認識,平時在廠里工作出了廠大家也都是各過各的。還有些時候,路上有人用夾子偷盜他人財物的行為,大家看到了也都是沉默,有次他實在忍不住就喊了一聲,還被旁邊的人給說了,“又不關你的事,別多管閑事”。工資現在一個月兩千多,他自己覺得是夠用了,但在網上看到深圳平均工資將近五千的消息后,嚴重拖后腿的他就覺得特別失落,王明飛說想到這里他還是有種夢想很遙遠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