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礦讓村民走上致富路 谷龍出現黔南第一村
無論是聽上去還是看上去,這都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但是,盡管偏僻,它卻很繁華,與城里的生活幾乎一點不差,算得上是“黔南第一村”。
邊遠小山村
還有電腦賣
3月31日,記者驅車從福泉市道坪鎮趕往谷龍村。
遠遠的,看到一個山村坐落在山腳下,在山腳下和半山腰有很多民房。在入村的路上,很多大貨車來來往往,同行的道坪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村民們的貨車在運送磷礦。”
村里的家電門市生意不錯
走進村里,記者首先看到的是窗明幾凈的一家藥店,小山村也有藥店?記者很詫異。但接下來,記者又看到了移動營業廳、摩托車銷售點、電腦銷售店、五金、日雜百貨、理發店、甚至還有信用社。
一條蜿蜒的三米寬小路,是村里最為繁華的“街道”,“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村委主任楊忠黔自豪的說“我們這里除了沒有汽車,飛機賣,你們城里有的我們這里都有”。就連郵政服務車,每周都還得跑這里一次。
家電門市部
冰箱賣得好
在“街道”的中部,記者走進了一家專門賣冰箱、電視機的店面。
女老板名叫趙景遠,她樂呵呵的說,這個店已經開了10多年啦,冰箱就只賣美菱,電視賣長虹。
“生意怎么樣?”記者探問。
“哎呀,沒有仔細算過嘞,賣得錢就進貨。”趙景遠有所保留。
“這段時間賣了好多臺冰箱?”
“過年前到現在,冰箱賣了百把臺,電視機賣了80臺左右。3月11日和18日,我又進了兩車冰箱,一共40臺。”趙景遠認為自己家的電器走得好,主要是老公會修理,售后服務跟得上,村民們信得過。
在一家還算時尚的理發店,女店主說“小山村的青年也很潮嘞,頭發也經常弄成‘非主流’”。
磷礦帶來財富
人均收入5000多元
在谷龍村村委會門口,記者看到一塊“谷龍村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牌子。
“這應該是黔南州境內唯一的一家村級文聯了。”村委主任楊忠黔說“谷龍的陽戲、花燈在福泉最出名。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忘文化發展”。
據楊忠黔介紹:谷龍村是黔南州第一大村,全村面積43平方公里,轄35個中心組2275戶10822余人。全村安裝有互聯網的有150戶人家,有68個正規店面商鋪,全村擁有小轎車200多輛,大貨車400多輛,有完全小學3所,有30多家外來企業。
2011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為5248元。是什么讓這個小村變得如此的“商賈云集”呢?
原來,谷龍村地界上磷礦資源豐富,30多家外來企業均從事磷礦開采。而當地村民看準商機后,就大力發展運輸業和勞務輸出,幫助這些外來企業發展生產的同時,也鼓了自己的腰包。
而由于谷龍村無論是距離福泉市區還是鎮政府所在地,都比較遙遠。久而久之,村民們也就形成了在當地進行交易的習慣,逐漸形成了一個村級集市。
3月31日,福泉市道坪鎮鎮長賀正魁告訴記者,鎮里已經著手對谷龍村進行規劃,兩年之后,谷龍村無論是在村級經濟還是在村容村貌上,都將成為“黔南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