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借貸火爆 風險管控缺失
這幾天,劉子南忙得不亦樂乎,他是辦公地點位于深圳羅湖的信互貸電子商務公司的首席運營官,這家P2P借貸網站今年元旦才上線,就吸引了眾多需要資金的借款人和有閑錢的投資人。“這個市場的蛋糕太大了,即使頭兩年不賺錢,我們仍然對行業充滿信心。”劉子南日前對深圳商報記者說。
“信互貸”只是這股掘金潮中的一員。最近,無論小企業還是大財團,資金正蜂擁進入P2P借貸網站,類似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已有的幾家較大規模借貸網站隨著借款人和投資人的激增,成交金額也呈爆發式增長。
“金融淘寶”年利率達20%
像淘寶一樣,P2P(英文Peer-to-Peer,即個人對個人)借貸網站提供一個交易平臺;不同的是,淘寶上交易的是各種各樣的商品,借貸網上面交易的是資金。在這個中介平臺上,借錢人和放貸人(也稱“投資人”)在注冊后各自發布信息,一旦雙方在利率和額度方面達成一致,交易也就達成了。其實,這樣的交易就是民間借貸的互聯網版本。
記者了解到,有超過70%的網絡借款人是小微企業主,借款用于資金周轉和創業,另外還有少部分急需用錢的大學生和工薪階層等。借貸網提供對借款人信用審核,風險控制和交易的服務,并向借款人收取服務費,目前國內幾家人氣較高的借貸平臺的服務費約為成交額的2%。
劉子南告訴記者,這種借貸方式源自英國的Zopa,而美國2006年成立的在線P2P借貸平臺prosper發展速度驚人,經過幾輪融資后,已成行業龍頭。“Prosper的成功極大鼓舞了中國的投資者,市場需求也如井噴。”劉子南說,自2007年國內第一家借貸平臺“拍拍貸”成立以來,已經有上千家類似網站出現,人氣較高的幾個借貸網站也從最初簡單復制Prosper模式,發展到如今開始各自探索適應市場的獨特的經營模式。
一方面,是眾多小微企業向銀行貸款需要抵押,困難重重;另一方面,是通脹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和股市低迷,人們手頭的閑錢找不到出路。
行業規模增速驚人
在上海工作的謹明(網名)是“網貸之家”的負責人,這是一家由幾個志趣相投的投資人建立的網站,主要為投資人提供真實、客觀的各大借貸平臺的信息,研究行業動態。謹明告訴深圳商報記者,網貸平臺越來越多,但形形色色的網站魚龍混雜,投資人對這個行業了解得太少,建立“網貸之家”就是為了讓投資人懂得如何規避風險。
“現在網貸太火了!”謹明說,特別是今年年初經過央視對該行業的報道后,不少借貸網站的成交額都像滾雪球一樣翻倍增長。例如,“人人貸”原來成交額是15萬元/天,央視報道后,成交額增加到80萬元/天。“新建了一個限500人的投資人QQ群,結果新用戶不斷增加,短短三天時間,就把QQ群都擠爆了。”
位于深圳的借貸網“紅嶺創投”成立于2009年,該公司總經理周世平告訴深圳商報記者,2009年“紅嶺創投”的成交額只有800多萬元,但是近幾年發展迅猛,2010年該數字是8700萬,2011年就激增到4億元。“今年頭兩個月,紅嶺的成交額為1.2億元,全年預計會達到6億。”周世平很自豪的同時,也表示,今年該公司的成交額要控制在8億元以內,“否則,對公司的運營造成太大壓力,風險太大。”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楊鑫閣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說,網絡信貸行業的商機巨大,2007年,該行業剛起步時,成交額只有2000萬元;到2011年,行業規模已經達到60億元。“作為一種突破地域、人緣且便捷的民間融資途徑,市場的需求很大,我們預計今年的規模可以達到300億。”
個人信用挑戰經營模式
經過幾年的發展,由于國內的個人征信系統不完善,國內P2P借貸網的經營風險日益加大,競爭激烈的同時,經營模式也走到十字路口。
“網貸之家”負責人謹明說,以“拍拍貸”為首的一批在線借貸平臺,投資人自己承擔借款人逾期不還錢的風險,堅守“平臺”角色;而像“紅嶺創投”、E速貸、易貸365等一批網站,都陸續開始承諾投資人,如果借款人逾期不還錢,網站會墊付本金,滿足了投資人對于資金安全的需求。“市場進入了快速擴張期,企業為了爭奪顧客占領市場,只能這樣。”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楊鑫閣分析說,像拍拍貸這樣不墊付本金,運營風險較小,但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會限制其發展。但是,墊付也令投資人的放貸風險集中轉移給了網站,如果借款人違約率增加,或借款人在短時間內激增,企業資金鏈將承受極大壓力。
以“紅嶺創投”為例,總經理周世平介紹說,2011年該公司純利潤是500多萬元,是目前業內能夠盈利的屈指可數的幾個網站之一,即使如此,去年光是替投資人墊付的本金就達1000多萬元。“對于企業來說,2%的服務費和隨時可能增加的壞賬相比,還是太少了。必須在加強風險管理的同時,在線下延伸產業鏈,增加公司的盈利點。”
根據周世平的設想,以“借貸網絡+創業投資”為模式的紅嶺創投更大的舞臺在創投領域。由于在網絡上借款的,70%以上都是小微企業主,在與這些企業的持續深度接觸過程中,紅嶺驚喜地發現許多優秀的小企業和經營團隊。例如,紅嶺先后以借款和入股的方式,扶持了一家在淘寶上做網店的商家“名媛坊”,該企業已經從最初的14人,迅速發展到130人,月銷售額從80萬元增至去年底的650萬元。
“有風投愿意出1000萬元,購買我們在‘名媛坊’的50萬元股權。當然,我們不會著急出售。”周世平笑著說。
去年因為資金鏈斷裂倒閉的“哈哈貸”,今年2月份成功“復活”。手握不到1000萬元的一筆風投,該公司創始人姚宗場這次小心翼翼,他對網絡借貸平臺的經營模式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市場仍然誘人,但因為國內的個人信用問題,資金的純電商模式將會被淘汰。”姚宗場說,“哈哈貸”這次回來主要有兩方面的改變:首先是產品細分,并非所有人都能借款,而是針對如教師、律師、醫生等職業資料真實可查、信用可查的人群;其次,線下與專業機構合作,如在信審、擔保等交給專業公司去做,改變過去網站自己對借款人資料審核、評級的做法,既提高效率又減少了風險。
各路資金躍躍欲試
謹明最近發現了一個讓他覺得更安全的網站,由平安集團打造的金融電子平臺“陸金所”,該網站雖然還沒正式對外,但首頁上宣稱“預期年化利率9%以上,并由平安擔保全額擔保”。謹明說:“將來借貸平臺都會是國內大財團的必爭之地,除了銀行,還有互聯網行業的大腕。”
楊鑫閣分析說,現在很多銀行都將小微企業融資作為發展重點,除了響應政府號召,也因為貸款給小微企業利潤更高。未來的趨勢是,風險控制能力和資金實力強、服務水平高的網絡借貸平臺,將是投資人的選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