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進程提速 印江縣城面積五年增1.6倍
城鎮化進程提速
印江縣城面積五年增長1.6倍
寬敞整潔的街道上車水馬龍,整齊漂亮的樓房鱗次櫛比,文昌公園獨具匠心,民族體育場氣魄宏偉……日前,印江自治縣板溪鎮上洞村外出務工農民任廷權,花了大半天時間逛了一趟印江縣城,感慨地說:“印江縣城變大了,也變漂亮了!”
其實,即便是久居縣城的市民,也都為印江縣城的加速“長大”而驚嘆:短短五年,縣城城區面積達到5.74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加1.6倍;縣城總人口達8萬人,比2006年增長36.8%。
近年,印江緊緊圍繞創建“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國家級衛生縣城”目標,堅持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速度均衡化、管理精細化,強力推進“城鎮化帶動”戰略。
據介紹,全縣按照“分區科學、布局合理、設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原則,委托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了縣城第四輪總規修編,編制完成了《縣城近期建設規劃》、《城區路網專項規劃》、《縣城綠地系統規劃》等9個建設項目規劃方案。
圍繞規劃,該縣以道路建設為支撐,加快推進縣城南環線、解放路西段、縣城主干道等道路建設,不斷暢通縣城主動脈,城區主要骨架公路網絡逐步形成。
同時,合理配套建設生活用水、排污、園林綠地、學校等設施。近五年投入5億多元,先后完成了慕龍飲水工程、縣城污水處理、文昌公園、民族體育場、實驗小學等重點建設項目,縣城功能布局進一步完善,綜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
“要不是靠政府修建廉租房,我這輩子恐怕都要租房子住了。”該縣城北社區居民蘇二紅說,他獲得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屋,花錢還不到6萬元,比買同面積的商品房要少花10萬元。
“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為實現縣城人口“居者有其屋”,印江切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商品房建設,以滿足各類人群住房需求。
2008年以來,先后投入資金1.7億元,在縣城區建設廉租房、限價商品房3467套,實施棚戶區改造500戶。通過招商引資,實施金玉小區舊城改造、望江苑小區、中洲上城、和諧頤園等商住樓項目,總投資近10億元。
立足特色、宜居,定位“中國土家第一城”,把歷史文化景點、民族文化風情、書法文化等融于城市建設。大力實施城市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將縣城打造成一個集土家文化、書法文化、綠色生態文化為一體的特色魅力城市。
針對縣城規劃區內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等問題,該縣聯合多部門重拳出擊,開展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為城市發展掃清障礙。
“未來五年,將力爭縣城區面積達到20.3平方公里,縣城人口達到12萬人以上。全縣城鎮化率每年提高3個百分點,到2016年達到47%以上。”該縣縣長楊維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