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地幸福指數公布
廣州東莞珠海幸福指數最高
昨天下午,廣東首次發布了幸福廣東指標體系的測評結果。2010年,廣州、東莞、珠海奪得珠三角地區綜合幸福指數的三甲,深圳排名第四。據介紹,本次發布的指數均由相應部門提供的數據統計而成,是幸福指標體系的客觀條件部分,而包括35個指標的主觀幸福感受,還在進行調查,尚未統計出來。
深圳幸福指數未進三甲
昨日報告顯示,珠三角九市中,2010年的綜合幸福指數最高的是廣州、東莞、珠海,最低的是肇慶。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發達的深圳市,幸福指數排在了珠三角城市第四位。報告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其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未保持同步,其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萬人治安和刑事警情等指標,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粵東西北12市中,梅州、云浮、湛江分列前三甲,茂名、清遠、河源列后三位。
公用設施人居環境進步最大
2009年、2010年(兩年的數據均于昨日同步發布)的水平指數顯示,就業和收入、教育和文化、醫療衛生和健康、社會保障、消費和住房、公用設施、社會安全、社會服務、權益保障、人居環境這十大指標中,各市的公用設施、人居環境改善最大,社會服務一項則略有下降。
具體來說,珠三角地區的公用設施指數提高了12.6個百分點,粵東西北的這一指數也提高了6.8個百分點。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說,這主要是因為,城市每萬人公交車輛擁有量大增,從2009年的10.09標臺增至11.6標臺。
而人居環境指數上,由于2010年的廣東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比2009年提高了將近20個百分點,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的這一指數都有不小提升。
解讀
GDP高的地方幸福指數未必高
清遠、東莞、梅州等地的GDP與幸福指數“倒掛”嚴重
新快報訊幸福指數靠前的城市,是不是GDP高的城市?昨日的報告指出,總的來說,對現階段的廣東,人均GDP位于前列的城市,其幸福指數相對靠前。但也有不少“倒掛”現象,較明顯的是珠三角的東莞和深圳,以及粵東西北的梅州、清遠、茂名。
東莞2010年的人均GDP在珠三角地區排第六名,而幸福指數排到了第二名;深圳的人均GDP排名第一,但幸福指數排在了第四。
梅州幸福指數在粵東西北排第一,而其人均GDP排倒數第一;清遠則相反,幸福指數排倒數第二,人均GDP卻排到了第一位,茂名與其類似。
對于這種“倒掛”現象,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人均GDP比較低的階段,GDP的增長能夠使幸福指數上升,等到人均GDP達到7000美元以后,GDP的增長就不一定跟幸福指數同步,“就像你肚子很餓的時候拿到一個面包感覺很幸福;物質生活很充裕的時候,哪怕你得到一臺電視機,可能沒有像得到一個面包時候的幸福指數高”。
聲音
網友:東莞排第二?治安差了點!
東莞的幸福指數在珠三角排第二位,消息一出,就有網友拍磚,不少人表示“被幸福”。“戰神2333”直指“不知道幸福在哪里?東莞治安太差勁!”網友“小言”也說,東莞的治安在全省來說比較靠后,而治安是“幸福指數”很重要的一塊,“要是出門老是擔心包被搶被偷,還有什么幸福可言?”
對于居榜首的廣州,市民陳先生表示,經過亞運后,廣州城市面貌的確改善不少,讓人幸福感增加,希望以后更進一步,做好“首善之區”。
2010年幸福廣東
各市綜合指數排名
●珠三角地區:廣州 東莞 珠海 深圳 佛山
中山 惠州 江門 肇慶
●粵東西北地區:梅州 云浮 湛江 韶關
汕頭 陽江 潮州 揭陽
汕尾 河源 清遠 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