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月新增貸款遠遜預期 政策放松或穩中求進
* 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381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
* 貸款增速偏低受制於存貸比限制及春節因素
* 央行仍對信貸有所調控,防年初突擊放貸
* 存準率年內仍有下調空間,但頻率降低
* 政策出臺時機可能選擇CPI漲幅回落之時
采寫 上海中文部; 撰寫 邊競
路透上海2月10日電---中國1月人民幣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7,381億元,遠低於預期的"萬億大關",除了春節假期導致工作日偏少的因素外,銀行在存貸比限制下,難以"大展拳腳"亦是重要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1月貸款增速偏低亦表明,央行仍對信貸有所調控,以防止銀行年初突擊放貸,預示著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維持審慎基調,未來政策放松步伐可能仍會穩中求進.
不過,由於經濟增速呈下滑態勢,仍有必要適度放松銀根以提振實體經濟,年內存款準備金率仍有望下調,只是出臺時機可能會選擇在通脹數據偏低之時.
"(新增貸款較低)有春節的因素,工作日偏少,上半個月偏多,下半個月偏少,也有貸存比限制的因素,還是沒有完全放開,央行在信貸額度上不是放任自流的,雖然不像以前那麼緊張了,但還是有一些指導,"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稱.
光大銀行資金部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盛宏清則提到,1月貸款少的原因,除存款下降因素外,銀根緊縮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而且M2和M1的增速過低,如果繼續下去,將無法支持實體經濟按預期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周五公布數據顯示,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381億元,遠低於此前路透10,000億元的調查中值;當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2.4%,亦低於此前13.6%的路透調查中值,并創下多年來新低.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長3.1%.
在去年末最後一個月的放貸沖刺下,中國去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7.47萬億元,基本實現市場預計的7.5萬億目標.此前路透曾援引三位熟悉政府計畫的消息人士稱,中國已將2012年新增人民幣貸款目標設定為8萬億(兆)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目標為增長14%.
欲查看具體數據可以點擊央行網站(here)
**存貸比壓力**
1月的信貸增長未現往年的井噴情況,存貸比的壓力不可忽視.
信達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李建朋指出,當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偏低,主要是受貸存比的限制,如果存款增速沒有一個大的回升,貸款規模也會偏少.
央行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存款減少8,000億元.央行指出,受春節因素影響,當月企業存款向個人存款轉移較多,企業存款減少2.37萬億元,住戶存款增加1.68萬億元.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就指出,央行接下來可能需要對存貸比的規定進行一些調整,否則銀行沒有能力進一步增加信貸,"現在造成限制的并不是存準率,而是存貸比."
對於當月的M2增速出現明顯下滑,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主管李剛分析認為,這和1月份的存款凈下降有關,而存款凈下降應該主要源於存款資金回流到理財產品等;考慮到去年同期因素以及外匯占款有望恢復增長,這會使得M2在2月出現一定的反彈.
他并稱,相對來說,M1的增長更低於預期,這也和季節性因素有關,在2月份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反彈.
1月的信貸情況還顯示,央行貨幣政策實際執行力度相對仍屬偏緊,因為一般年初銀行信貸投放熱情會偏高;"新增信貸偏低代表當局對於貨幣政策相對審慎的態度,因為這有利於控制中國的長期通脹水平,中國現在通脹壓力仍不小,主要體現在勞動力緊張方面."第一創業證券執行總經理萬曉西稱.
中國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意外反彈至4.5%,結束此前連續五個月下降的趨勢.主因春節長假期間食品價格大幅上漲.
**政策放松仍有空間,但力度或有限**
展望今年的貨幣政策,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為支持實體經濟維持一定的增速,貨幣政策仍有放松空間,但整體力度或有限.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談到,盡管M1和M2的增速都出現回落,且M1增速回落到令人吃驚的地步,但央行并未立即將貨幣政策放松,除了考慮到CPI數據還沒有回落的合理區間以外,從另外的角度講,也可能說明實體經濟并未糟糕到讓央行擔憂的地步.
多數分析師認為,今年的政策在穩健中會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存款準備金率預期仍會下調,但利率可能保持不變.
石磊就預計,今年存準率有望調降2-3次,時機可能需要通脹數據來配合,因為調低存準是重要政策信號,要在CPI數據低的時候才是好的出臺時機.
"短期降存準率的可能性雖然存在,但必要性降低,外匯占款情況年初可能也有所改善,所以央行可能還要繼續觀察."萬曉西稱.
中國去年12月外匯占款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降幅驟增至逾千億元人民幣,同時去年四季度外匯儲備亦減少206億美元,顯示資本流出的跡象較為明顯,同時結匯意愿下降可能亦是重要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