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看中國1月CPI數據
路透北京2月9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5%,較上月的15個月新低回升,并終止此前連續五個月回落態勢.
主要數據:
--1月CPI同比上漲4.5%(路透調查中值為4.1%),去年12月為升4.1%
--1月PPI同比上漲0.7%(路透調查中值為0.8%),去年12月為升1.7%
--1月CPI環比上漲1.5%(路透調查中值為1.0%)
--1月CPI中的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5%,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8%
以下為市場人士的評論: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學家 謝東明:
CPI有些出乎意料,不過PPI基本符合預期.我們注意到1月食品價格大幅上漲,這主要受春節因素影響.計入食品價格漲幅,我們推測CPI環比漲幅應在1%左右,但官方數據顯示環比上升1.5%,顯示非食品價格加上食品價格的上漲可能仍會困擾中國監管層.
我們認為PPI已經不再值得操心,未來幾個月受翹尾因素減弱影響,預計PPI還會進一步下降.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意外強於預期的通脹數據,應該能夠解釋中國為什麼會對放松調控政策保持謹慎態度.這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近期大幅放松調控政策的空間有限.
--上投摩根觀點:
2012年1月份CPI同比上升4.5%,遠超此前市場4.0%的一致預期.從分類數據看,CPI幾大分類數據無論同比和環比都出現了上漲.可以說,食品價格貢獻了新增漲價因素的90%,其中基本是由豬肉和鮮菜的價格上漲所貢獻.同時,2012年春節在1月份,所以節日因素是這次CPI同比數據出現反彈的重要原因.
我們依舊認為,短期內對於國家調控政策的放松不要給予太高期望,未來股市震蕩的概率較大.
--湘財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員 陳樂天:
1月份CPI遠超出我們預期及路透調查中值(4.1%),而PPI基本符合我們及路透調查中值(0.8%).1月份CPI超出4%,一方面在於翹尾因素,一方面在於節日因素導致價格環比較大幅度上漲;但CPI超出預期,雖然在於食品價格上漲較快,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非食品價格.
雖然家庭設備、交通通訊及娛樂教育消費價格的環比上漲可以認為是節日因素,但在全國房地產價格向下以及1月份傳統租房淡季下,居住類價格環比上漲0.2%,扭轉去年11月份以來的向下態勢,意味目前的房價調控形勢仍然比較嚴峻.
1月份PPI環比下降0.1%,下降速度連續兩個月放緩,意味工業品價格水平可能將逐漸到達底部.但受制於去年的較高水平,2012年PPI同比增速仍可能維持在低位.整體來看,1月份CPI出現較大幅度反彈,雖然改變不了後續幾月的下滑態勢,但將為全年物價調控增加很多不確定因素.
--法國興業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 WEI YAO:
食品價格再次出人意料上漲,部分是由於中國新年的因素,但我認為,這并不是CPI回升的全部解釋.
這反映出,由於消費需求愈發強勁,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通脹壓力.不過,PPI的走勢則令人欣慰.
CPI數據回升削減了目前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空間.我們認為,3月份前將不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澳新銀行駐上海經濟學家 HAO ZHOU:
CPI高於預期.我們依然認為這是受到農歷新年假期的影響,需要一并觀察1月和2月的數據,才能真正評定出當前的通脹情況.
這一數據可能將令中國延緩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實際上,目前下調存準的機率已更低了.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尤其是自中國上調成品油價之後.這仍值得關注.
--Forecast Pte駐新加坡經濟學家 CONNIE TSE:
中國1月通脹率是受到假日季里食品價格上漲推動.CPI數據回升應該會幫助消除近期或將大幅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或降息的猜測.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祁京梅:
1月份的物價漲幅雖然比去年12月高,主要是翹尾因素和春節以及氣候因素導致蔬菜價格上漲所致,而新漲價因素影響只有約1.5個百分點.
隨著翹尾因素減弱,預計2月份的影響只有1.8個百分點,加之去年春節在2月,2月份的CPI漲幅預計會回落到4%以下,自高位回落的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不過,由於近期國際政治環境動蕩,以及歐美等可能繼續采取量化寬松政策,輸入性通脹壓力仍大,同時影響國內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因素仍在,包括勞動力成本上漲,土地資源要素價格上漲,以及國家繼續提高農產品收購價和增加農民收入等,都會推高農產品價格,直接影響到CPI.因此從政策面看對抑制物價上漲不敢放松.但考慮到目前小微企業的困難,以及資金面的壓力,仍有下調存準的必要性.
--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 汪進:
CPI漲幅高於預期,主要受春節因素影響,食品價格上漲超預期是主要原因.PPI符合我們前期的判斷.
對未來走勢,我們認為CPI漲幅回落趨勢不會有太大改變,2月可能會降至4%左右.
貨幣政策調整不會根據一個月的數據,可能還是會觀察一下後面包括2月在內的情況,貨幣維持現有局面不會有太大改變.
--銀河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許冬石:
1月PPI基本符合預期,CPI漲幅超出預期,主要是受春節因素影響,食品價格漲幅超出預期,春節出行等亦使非食品價格有所上漲.主要還是受季節性上漲因素導致,接下來通脹總體趨勢預計還是往下走,2月漲幅將有所回落.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張磊:
1月CPI漲幅超出市場預期,春節因素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動力.食品價格價格環比上漲4.2%,非食品價格0.2%,春節消費顯著拉動基礎農產品及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月份的寒冷天氣也是推動鮮蔬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隨著春節因素影響消退及天氣逐漸轉暖,預計2月份CPI將回落3.5%以下.
從PPI情況看,企業仍面臨去庫存壓力,貨幣信貸維持現有調控節奏下,企業流動性依然偏緊,企業產成品降價去庫存以緩解流動性.內外需疲弱,短期投資增速仍面臨回落壓力.
--國開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杜征征:
1月CPI漲幅還是挺高的,超出預期,這主要還是受到假日因素影響.今年CPI肯定還是呈回落趨勢的,不過回落速度要比預期慢一些,我們預計2月份CPI漲幅在4%上下,全年在3.5%左右的水平.
貨幣政策方面,我們認為一季度還是會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時間窗口可能在2月底3月初.
--華創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楊現領:
第一,CPI上漲的推動力是春節因素導致的食品環比大幅上漲,我們的預測是4.2,同樣也比實際值低了;第二,值得注意的是核心CPI環比偏高,這是宏觀經濟軟著陸的預警之一,經濟的運行情況遠比市場預期的要好;第三,本輪通脹周期的低谷可能會延長至年中之後,比市場預期的要晚.
PPI則符合預期.
--西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王劍輝:
從1月份的PPI數據來看,1月的CPI較高明顯是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而不是趨勢性的反彈.預計2月的CPI將回落到4%或以下.
2月份的PPI伴隨近幾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和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調,會有低水平的增長,但相信不會對CPI的回升有明顯的推動作用.我們認為通脹并不會卷土重來.
--花旗集團中國高級經濟學家 丁爽:
比預期高.整個的情況還是受季節因素影響,跟假日有關系.其中食品上漲幅度較大,非食品也是比我們預期高一點點.既然CPI現在那麼高,估計政策的放松會暫時停頓一下.但是我們覺得還是要繼續觀察下個月的CPI,看是否能回到正常狀況,我們感覺(2月份CPI)掉到4%以下的可能性還是挺大.
全年來看,基於經濟減速、大宗商品價格預期穩定及食品通脹回落的預期,通脹壓力將會受到抑制,通脹率可能會在年中短暫跌到3%以下,全年平均通脹會從2011年的5.4%下降到3.5%.
下一步降存準還是必須的.不知道央行後來是否將逆回購延期了,如果這樣的話,到期以後資金還是會不足的.現在看來,3月份可能會調一次存準.
--民族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陳偉:
CPI高於市場預期,大家普遍預期在4.1%左右,從目前來看,通脹壓力減輕得還不夠,有季節性上漲的因素,而食品價格上漲有較大剛性,即使經濟下滑,通脹剛性依舊很大,勞動力成本上漲因素比較重.
PPI預期之內,上游價格跟國際市場上歐債危機和流動性泛濫有關,購進價格還在小幅上漲,但下游價格普遍回落.
預計2-3月CPI和PPI均會有所回落,回落趨勢是確定的.
--浙商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郭磊:
PPI符合預期,CPI則明顯超出預期,其中節日效應所引發的食品價格上漲應該可以提供主要解釋.但考慮到1月翹尾因素有3.03,我們傾向於認為CPI回落的趨勢沒有改變,2月CPI將會有明顯回落.
同時,因為PPI繼續回落,CPI減去PPI的空間沿著前期趨勢進一步上升,這意味著企業理論盈利區間進一步擴大.基於政策審慎性,本月CPI略超預期意味著政策短期內維持中性的概率較高.
--華融證券宏觀分析師 肖波:
CPI高於預期,其中有季節性因素影響,尤其節假日食品價格上漲成為推動CPI走高的最重要因素,而翹尾因素也是推動CPI超預期的因素,估計下個月CPI會下來一點.
PPI的數據令人擔心,PPI低於1%,說明在緊縮政策下PPI出現明顯的價格下跌趨勢,看到了通縮的征兆.
下階段估計政策放松將加快步伐,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 李慧勇:
PPI漲幅基本符合預期,值得關注的是CPI數據.當月4.5%的漲幅明顯超出預期.
由於CPI價格上漲主要和節日消費帶動的食品價格上漲以及春節移位有關,盡管這一數據超預期,但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對這一數據過於悲觀.在需求下降以及貨幣增長處於低位的情況下,我們維持通脹回落,前高後穩,7月份前後是全年低點的判斷不變.春節移位效應將使得2月份CPI漲幅大幅度回落1個百分點.
物價高於預期可能是央行近期對貨幣政策謹慎,沒有如市場預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原因之一,但我們認為決定央行準備金率最主要的變量是美元匯率以及相關的外匯占款.
近期央行并沒有下調準備金率很可能和美元的階段性走弱,外匯占款增加有關.盡管準備金率并沒有如期下調,但考慮到外匯占款總體上下降、以及央票和回購到期量大幅度下降,準備金率仍有下調的必要和空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王軍:
1月份的CPI高於市場預期,主要是春節元旦兩個假期的因素導致,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物價的趨勢,但物價總體回落的趨勢并沒有改變.
考慮到近期地緣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抬升了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中國近日成品油已調價,顯示物價上漲的壓力仍不能小視,預計政策放松會慢于市場的預期.
--中信建投宏觀分析師 胡艷妮:
1月CPI漲幅比預期高,商務部每周食用農產品價格這周沒公布,但前兩周已回落明顯.食品分項中蔬菜價格上漲居於高位,屬季節性因素,料二月份回落趨勢不會變.二月應有明顯回落,全年CPI漲幅估計不會低於3%.
PPI在市場預期之內,1月工業品價格環比回落勢頭趨緩,2-3月同比稍微回落,但料不會出現負增長.
**相關背景**
--1月底中國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稱,當前要保持投資穩定增長,要敏銳觀察和準確判斷國內外經濟走勢,高度重視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稱,由於國內國外經濟環境中存在著各種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以及去年一季度工業增長的增速相對較高,今年一季度工業增速有可能出現進一步減緩.
--中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1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和匯豐PMI連續第二個月雙雙回升.中國1月官方PMI為50.5,高於此前路透預估中值49.5;匯豐(HSBC)PMI指數1月終值小幅上揚至48.8,但為連續三個月位於50下方的萎縮區間,顯示制造業運行繼續溫和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