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圳GDP首破1.1萬億 人均收入3.36萬元
深圳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3.66%,而去年深圳市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1萬億元,這也意味著至少超過400億元被投入在自主創新上!昨日上午,深圳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出席了開幕式,深圳市市長許勤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深圳在經濟總量高位突破的同時,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全面提升。
此外,開幕式主持人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劉玉浦特別強調,此次為期四天半的會議還將審議表決上月已在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深圳市制定法規條例》和《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促進條例》。“考慮到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提交人代會審議。在人代會上審議通過法規,在本屆人大還是第一次,在深圳市人大歷史上也不多見。”
生物、互聯網、新能源產業產值增長38%
許勤說,初步預計,深圳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增長10%以上。全口徑財政收入超過400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39億元,增長21%;稅收收入占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重接近九成,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固定資產投資2140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8億元,增長18%;外貿出口總額實現十九連冠,達2455億美元,超過預期目標10.5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在經濟總量高位突破之時,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都有亮眼之處。“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3.66%,居全國前列。”許勤說。而根據目前深圳GDP總量推算,這也意味著投入達到402.6億元。
另一方面,近幾年大力推動的戰略新興產業不僅實現了產業結構優化,而且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生物、互聯網、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8.1%,其增速高于GDP增速2倍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速高于工業增速7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稅收增速高于一般服務業稅收增速8個百分點。”許勤說。
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
市發改委主任徐安良在作“深圳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2年計劃草案”報告時則表示,去年以來,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5150億元,增長12.5%。產業層級明顯提升,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0.1:48.8:51.1,高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等四大支柱產業占GDP比重超過60%。每平方公里GDP產出約5.52億元,比上年提高0.71億元,繼續保持國內大中城市首位。
同時,深圳投資結構也不斷優化,社會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76.1%,民間投資增速高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2個百分點。社會民生投入加大,公共安全類、醫療衛生類、教育類財政支出增長30%以上,比財政支出增速高出6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24萬元提高到3.36萬元,增長12%。
而與此同時,萬元GDP建設用地下降11.9%;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到0.47噸標準煤和18.7立方米,均為全國最低;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繼續下降,超額完成控制目標。
今年財政支持技術創新和吸引人才支出將增兩成
“今年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本市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4.25%和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保持同步增長,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4%左右。”許勤說。
徐安良也表示,當前深圳人均GDP已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型功能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根據國際經驗,深圳經濟將進入平穩增長階段,今年仍可望保持較快發展。“但外需疲弱等導致的出口增速下滑、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增長前景堪憂、后大運時期新開工重大項目減少將帶來的投資增速下降,以及物價漲幅仍高位運行等也值得高度關注。”
為此,深圳將引導資源更多地投向自主創新、轉型升級、低碳發展和社會建設等領域。“市財政今年將支持技術創新和吸引人才支出增長20.5%。爭取更多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深圳,新增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100家以上。同時,深圳也將引進培育更多創新人才。”許勤說。
據了解,深圳今年將引入10個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200名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300名以上國內高層次人才。“深圳將增加人才公寓供應量,為1萬名人才提供實物租售,為10萬名人才提供租房貨幣補貼。”許勤說。
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規模將達1.24萬億
許勤說,今年還將加快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加強與香港金融業合作,促進物流業向國際化、高端化和低碳化發展,重點發展供應鏈管理、物流總部經濟、航運衍生服務等高端物流業態。“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引進大型總部企業10家以上。”
與此同時,深圳今年還將把淘汰落后產能與引入新興項目相結合,全面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許勤稱,今年將新設5億元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鼓勵服裝、鐘表、黃金珠寶等優勢傳統產業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高端環節延伸,向總部型經濟發展,并完成2000家非法人來料加工企業的不停產轉型。
徐安良則表示,今年深圳將全力打造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基地,加快1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11個集聚區建設。“2012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7%,產業總規模達到1.24萬億元,其中生物產業900億元、互聯網產業800億元、新能源產業1000億元、文化創意產業2970億元、新材料產業860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7000億元。”
今年將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3萬套
在保持經濟協調穩定增長的同時,今年深圳還將加大民生投入。許勤說,在市政府的投資計劃中,社會建設和民生投入比重達到83.6%。市財政安排教育支出增長32%,衛生支出增長35.7%,保障性住房支出增長32%,就業支出增長44%,公共交通支出增長32.8%。
“今年將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3萬套,竣工1萬套,并全面啟動公積金貸款業務;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55萬個,普高學位6750個;新辦幼兒園70所,新增學位2萬個;新增病床數3000張,每千人醫生數和病床數分別達2.3人和2.47張;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超標率控制在2.5%以內,食品生產監督抽查合格率、藥品安全抽樣合格率達92%、95%以上。”徐安良說。
與此同時,深圳還將著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除了新增5億元專項資金,重點用于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外,還將擴大集體合同覆蓋面,健全勞資平等協商機制,擬將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1500元。
此外,徐安良透露,今年常住人口規模將達到1060萬人左右,新增戶籍人口24萬人,年末戶籍人口達30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