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定中:讓責任和尊重成為湄公河案的銘刻
離10月5日湄公河中國船員遇襲慘案發生已過去近1個月,案情也終于在幾番曲折中逐漸抽絲剝繭。然而真相一日沒有水落石出、真兇一日沒有繩之以法,就仍令人不禁唏噓,既感慨13位苦難同胞雖已入土仍難為安,也為今后湄公河流域的安全自由前景深感憂心。
日前,相關四國已于北京召開了高層次的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會議,四國達成了八個方面的“同意”,應該說,這些協議無論對慘案本身,還是對湄公河流域今后的自由與安全都是一個很好的利好信號。作為千千萬萬心系湄公河慘案、無比疼惜同胞慘遇的民眾之一,筆者更加關切的是達成的所有這些尊重生命、保護生命的“紙上”舉措能否都能落到實處,成為實實在在的具體舉措和行動。
比如,緝拿真兇破獲案情,有關各方是否都能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都能以向死難者及其家屬高度負責、以向歷史與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用近乎苛刻的認真態度追尋事件的真相?特別是,泰國等有關涉案國家,能否表里如一地盡量減少案件偵破過程中的人為阻梗和困擾?在偵破具體細節、環節上可以協商,但尊重生命、保護生命不容置疑,也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這些既是解決湄公河案的當務之急,也是能否成功偵破該案、“八點同意”能否真正落實的試金石,更是對無辜死者在天之靈的告慰。須知,對案件越是認真負責、客觀真實,就越是對生命和人權的尊重負責。
其次,尊重生命、保護生命也決不應僅僅停留于本次湄公河案本身?梢灶A料,湄公河流域的安全不會因為這次慘案自動變好,有關犯罪活動反而會更加隱蔽和狡黠,整肅流域安全形勢將更加困難重重。面對新的安全挑戰,有關各方能否在很好“懲前”的同時,也同心協力做好“毖后”工作?特別是,有關各方能否以這次血的教訓為契機,拋卻理念分歧和爭議,推動跨國間不斷完善信息溝通、警務合作等方面的機制構建與完善,有效堵漏湄公河流域案件發生的漏洞?這也是民眾所關切的。而作為本次案件的受害國,中國應秉著更加積極、更加強硬的態勢,加強和其他三國展開更深入的國際合作,尋求新的社會安全治理方式,以保護往來于這一地區的本國公民及其他國家公民的生命安全,杜絕第二個湄公河案的發生。□繆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