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資上漲和物價改革或令中國難逃通脹魔咒
路透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藥朝清)---陳小剛(音譯)承諾每年加薪近20%,但仍難為他的餐館招聘到服務員。
他是位於東直門附近的三只耳火鍋店一名經理,他說,每家餐館都缺人手,迫于無奈只能加薪。
他已經將基本月薪提高到1,600元,比去年高了200-300元,加上獎金和其他福利,服務員的月收入接近基本工資的兩倍。盡管如此,他的餐館還是人手不足,沒法滿足生意強勁增長的需求。
中國經濟活動放緩,物價壓力去年底有所減輕,但吃緊的就業市場和不斷上漲的基本工資,仍是使中國在2012年面臨通脹高企風險的關鍵因素。
雙位數增長的工資并非引發通脹的唯一原因。政府通過提振進口刺激國內消費、平衡經濟發展的政策也難辭其咎。規劃已久的管制價格改革也是其中原因,經濟學家稱,隨著整體經濟增長降溫,這些改革項目更可能且更容易實施。
此外,中國四萬億財政刺激政策的後續影響,以及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瘋狂放貸,意味著中國經濟中仍存在大量流動性。
**通脹放緩**
中國通脹率去年7月觸及6.5%的三年峰值後明顯下行,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通脹率回落至4.1%,為連續第五個月下降。
但2011年中國平均通脹率為5.4%,仍超過官方4%的目標。并且,11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8.8%,為2010年9月以來最低,而12月則為9.1%,這若是基本食品價格反彈的信號,恐將很為麻煩。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警告稱,不能對通脹掉以輕心。
他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物價形勢將有所好轉,但對於抑制物價上漲過快也不能放松,還需合理管理通脹預期。
**通脹或很快見底**
的確,鮮有跡象表明中國會像2009年那樣陷入通縮,經濟學家也普遍預測,通脹率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于3%左右見底。
美銀美林駐香港分析師陸挺稱,出現極低通脹的可能性很小,因中國的政策充滿彈性。
他在向客戶的報告中稱,如果通脹回落速度超過預期,政府可能抓住機會上調電價并進行其他物價改革,這些事項在通脹壓力高企時很難進行。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可能已經渡過所謂的劉易斯拐點(Lewis turning point),意味著所有的農村過剩勞動力已經被城鎮地區吸收,未來將面臨結構性工資上漲和通脹。
**投機層出不窮**
盡管政策收緊,貨幣供應增長從2009年末接近30%的高位回落到去年的13.6%,經濟中仍存在大量的流動性。
近年來,從房地產和紅木家具到大蒜及綠豆的價格投機層出不窮,流動性過剩則被認為是元兇。
中國官員和政策顧問們也擔心,西方國家央行在金融危機後繼續增加貨幣供應量以提振經濟,可能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從而在中國引發輸入型通脹。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張卓元預測,2013前中國通脹率或保持在4%以上。
他在《新世紀周刊》發表文章稱,本輪通脹的原因之一是多年貨幣超發,流動性過剩,由此造成的通脹壓力不可能在2012年全部釋放完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