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會議傳遞政策放松信號
雖然利率市場化、金融國資委等改革措施似乎未有突破,溫家寶總理的講話仍透出三點積極信息:政策放松更明顯,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提振股市信心
【財新網】(專欄作家 沈建光)新年伊始,時隔五年一屆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本次金融工作會議適逢海外經濟運行風險不斷加大、國內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的形勢,會議延續了過往“深化改革”與“防范風險”的兩大主題。雖然利率市場化、“金融國資委”及銀行資產證券化等改革措施似乎未有突破,但從溫家寶總理的總結講話中,仍然可以看出以下三點積極信息:
更為明顯的政策放松信號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今年定調為“穩中求進”,仍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從具體實施來看,筆者認為,去年貨幣政策實則過緊,預計今年貨幣政策從操作上將回歸中性,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本次金融工作會議恰好證實了這一判斷。
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溫家寶在會議上指出,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
本輪緊縮政策以來,實體經濟面臨的融資情況越加困難。經濟運行數據不斷下滑,去年11月經濟領先指數PMI跌破榮枯分界點50%,達到49%。盡管12月 PMI有所提升,恢復至50.3%,但考慮到雙節效應的影響,經濟下滑走勢并未改變。
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溫家寶總理在會上提出,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提高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當前,社會融資規模下滑過快。去年三季度新增社會融資總量從二季度的3.6萬億元大幅下降至2萬億元,季環比增幅下降43%。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前11月,M2增速呈現快速下滑趨勢,11月的12.7%增幅創下了自1985年開始實行M2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12月M2雖然反彈至13.6%,但仍低于年初16%的目標2.4個百分點。
優化信貸結構。會議提到,要加強對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對企業技術改造的信貸支持。
正如筆者一直強調的,今年政策將更加傾向于保證民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均將加大保障房與中小企業的投入。財政政策將更加注重減稅與轉移支付。
防范海外風險。溫總理提到,國際金融危機沒有結束。應敏銳觀察和跟蹤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做好應對預案,切實防范經濟金融風險。筆者認為,今年經濟運行面臨房地產與海外兩大風險。歐元區是否會解體?美國大選之前,如果兩黨在調高債務上限問題上一再拖延,其他兩大評級機構是否也會下調美國國債評級?伊朗、朝鮮地緣政治風險如何演變等,都會極大影響中國經濟運行。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
筆者一直認為,海外經濟疲弱,中國原有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諸多瓶頸,使得人民幣國際化箭在弦上。今年以來,我們也可以明顯地看到人民幣國際化的加速。但是,伴隨著近期人民幣出現貶值預期,諸多觀點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應該停止,應進一步加強資本管制。
筆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并非僅僅意味著人民幣跨境結算,因為這只是實現國際化過程中一個必經之路而非最終目標。人民幣國際化包含著兩大重要含義,即基本可兌換性以及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一員。在這樣的定義下,人民幣國際化包括四個有機構成部分,即資本賬戶管制逐步放開、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立、匯率體制改革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本次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提到應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提高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水平;深化內地與港澳臺金融合作,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這正是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繼續快速發展的信號。
另外,會議提到,未來應該更加注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構建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機制。筆者認為,如今地方債問題推到風口浪尖,可以倒逼財政改革,如地方自主發債、資產證券化推出等。
提振股市信心
較長一段時間,中國股市持續低迷。1月6日,上證指數收于2163點,跌破了2001年6月上證指數創下的高點2245點。實際上,A股受到國內貨幣政策、海外經濟形勢、經濟增長、市場氣氛,以及新股發行等諸多內在因素的共同影響。另外,新股發行和再融資會影響股市供需。但是,長期以來,資本市場過于重視融資規模,輕視投資回報的發展模式則明顯影響了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導致股指屢創新低。因此,金融會議提到,未來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這無疑對提振中國股市與經濟是個利好。
展望未來,筆者預計,伴隨著今年貨幣政策從過緊回歸中性,頻繁下調準備金率,預計流動性將好于去年,加上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助于經濟軟著陸,這對資本市場來講也是個利好。而從長期來看,應更加注重于化解制度性瓶頸,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自身平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體系,保護投資者利益,建立健全法制建設和監管等,以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作者為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