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正起草建立校車制度有關意見
【財新網】(記者 藍方)針對近期連續發生的多起校車事故,政府的監管、立法行動受到公眾期待。
2011年12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索麗生就校車安全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問。
索麗生指出,正在征求意見的《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對校車進行了嚴格界定,但是有人擔心由于經費投入、校車達標等因素,反而導致一段時期內普通家庭的學生,特別是貧困、邊遠、山區等地的學生無車可坐,難以就學。
索麗生所提到的《校車安全條例》,于2011年12月11日向公眾征求意見。這部因“11.16”甘肅正寧校車事故而生的條例,在文本中未明確校車服務的財政分擔機制,被學界指責政府責任界定模糊。效仿西方國家,將校車服務納入公共服務范疇,成為輿論普遍呼聲。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對此回應,校車制度的建立需要符合中國國情。盡管政府主導乃是原則之一,但“政府不可能‘包辦’所有的事項,非常需要社會的支持,多渠道提供服務”。朱之鑫表示,中國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人口密度、學校布局,以及財力方面差距非常大,“總的來看還不能脫離國情照搬別國的做法”。
朱之鑫介紹,12月8日,發改委已會同教育部、財政部、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稅務總局包括質檢總局等十二個部門共同研究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四個研究小組,從校車的生產、校車的配置、校車的運營和校車的安全管理四個方面,對15個主要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具體而言包括研究完善校車標準,制定鼓勵企業生產校車的政策,合理配置校車資源,多渠道地籌集校車資金,以及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的辦法,校車運營線路設計以及支持校車服務的優惠政策等等。
朱之鑫表示,各部門將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抓緊起草建立校車制度的意見,并且做好與《校車安全條例》的銜接工作
關于整治校車后,學生反而無車可坐的情況,朱之鑫表示,既要嚴厲打擊黑校車,規范校車的運營管理,各地也要從實際出發,盡快拿出能夠保證學生正常出行的、安全的過渡性辦法。“中國的地區差異非常大,我們認為過渡期內的管理要求,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由地方政府制定,不能搞一刀切,否則可能會脫離實際地繼續出現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