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彩貴州”品牌助推文化旅游互動融合
一、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很多對貴州缺乏了解的人看來,貴州旅游資源既神秘,可能也相對貧乏,無外乎是黃果樹大瀑布,遵義會議舊址和茅臺鎮的釀酒工藝等等。全國有影響的旅游景點畢竟有限。但貴州人在充分調研和研討的基礎上,卻對自身的旅游資源有著全新認識。貴州旅游資源優勢,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特別是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最為突出。貴州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大省,在全國的位置非常顯要。而這,對推進旅游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二是原生態特點顯著。從自然地理情況來說,貴州有荔波的喀斯特地貌,赤水的丹霞地貌,梵凈山等9個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還有21個國家森林公園,6個國家地質公園,自然景點有一千多處。豐富的原生態自然景觀,成為吸引旅客的絕好去處。正是基于對貴族旅游資源優勢的認識,貴州人提出了多彩貴州這一鮮明口號。
二、旅游資源的宣傳推介十分重要。認識到自身的旅游優勢,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做好旅游資源的宣傳與推介。不然,有著很好的旅游資源,別人不熟悉、不了解,也難以推進旅游的快速發展。“十一五”以來,貴州省加大旅游資源的宣傳推介工作,以多彩貴州和大型的原生態民族藝術節為主的系列活動,有力地展示貴州原生態文化。通過舉辦“多彩貴州”旅游形象大使選拔大賽、歌唱大賽、舞蹈大賽、旅游商品“兩賽一會”,“多彩貴州風”大型民族歌舞詩等系列活動的開展,成功打造了“多彩貴州”旅游文化品牌。三、政府主導特征顯著。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目前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政府對市場經濟的主導作用。政府主導,對市場經濟的的發展,其作用目前存在較大爭論、但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政府主導路徑正確,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也十分明顯。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龍頭來抓,形成了宣傳、文化、旅游、體育、農業“五位一體”發展旅游的推進機制。
“十一五”以來,貴州每年召開一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承辦“旅發大會”的城市,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接待能力及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得到提速發展。此外,政府還加大了對民族文化保護利用的投入。政府的各級財政都把民族文化保護列入預算,同時引導各民族群眾把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他們日常生活切身利益相結合,走一條保護與發展互補、互促的良性路子。貴州近幾年來旅游呈高速增長的態勢,民族文化旅游功不可沒,而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則進一步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政府主導,在路徑正確的前提下,對推進貴州旅游業的發展起了重要推進作用。
四、努力打造自身品牌。為推進旅游業的發展,貴州重視品牌建設,通過實施品牌戰略,以打造“多彩貴州”文化品牌為切入點,助推文化和旅游的互動和融合,也是推進貴州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從網上查閱的資料上看,目前“多彩貴州”商標已使用在貴州省網站、金融、地產、白酒、茶葉、飲料、演出、會展、民族工藝品等行業中,拉動投資在40億元以上。